2017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揭晓

2018-02-02 09:33:28|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奇波|责编:陈梦楠

  2017年,全省上下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日前,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与相关部门联合盘点出贵州2017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

  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出台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提出建设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西部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脱贫攻坚示范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五大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系统安排了34项制度性改革任务,这是中央继2016年将我省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后又一重大举措。

  二、“大生态”列入全省战略行动

  2017年4月16日,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特别强调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三、全面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整改意见

  2017年4月26日至5月26日,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贵州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省委、省政府狠抓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制定并公开了《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贵州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做到照单全收、立行立改、从严问责。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3478件群众举报投诉件全部办结。

  四、成功举办2017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首个“贵州生态日”等系列活动

  2017年6月17日,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在贵阳举行,成功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贵州省最美森林最美湿地评选”等首个“贵州生态日”系列活动。2017年12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京邀请18个国家部委召开省部联席会议,共商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事宜。

  五、贵州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2位

  2017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联合发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结果显示,贵州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程度排名全国第2位。

  六、全面推行五级干部上山植树造林和五级河长制

  2017年2月3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五级21万名干部职工带头上山植树造林,这已连续坚持三年。2017年3月,全面启动推行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构建五级党政领导主抓、主干、主责的河长体系,实现各类水域河长制全覆盖。

  七、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2017年12月7日,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暨全省今冬明春国土绿化观摩推进会召开,标志着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三年来,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1975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2017年底达到55.3%,在全国的排位上升到第八位。

  八、强力推进十大污染源治理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双十”工程

  2017年3月,《贵州省环境保护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实施方案》《贵州省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方案》及任务清单印发实施,实行省领导责任包干。2017年,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7%,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8%和90.6%。

  九、环境资源保护司法机构实现全覆盖

  全省9个中级法院全部设立专门化的环境资源审判庭,实现市(州)全覆盖,并在各中级法院辖区内选择1至3个基层法院增设专门化的环境资源审判庭,全省环境资源审判庭达到29个。同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两级全部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构,基层检察院按照“重点区域专门设立、一般区域普遍设立”的原则设立,目前已建立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构。

  十、启动实施十大生态扶贫工程

  制定《贵州省生态扶贫实施方案(2017—202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生态护林员等十大生态扶贫工程,力争到2020年,通过生态扶贫助推全省30万以上贫困户、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记者 方春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