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种玉米种蘑菇 收入增加50倍

2018-03-07 09:47:49|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奇波|责编:陈梦楠

  日前,在印江自治县木黄镇食用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凤仪村上寨组村民石中文刚从大棚里采摘了几十斤新鲜香菇,转身就卖给了木黄梵天菌业公司。数着几张百元钞票,他开心地说:“过去种玉米一年忙到头赚不到钱,现在种蘑菇亩产翻了几十倍。”

  石中文身有残疾不能干重活,过去主要种植玉米、红薯,生活艰苦。随着木黄镇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石中文也在政策扶持下发展了5000棒香菇,仅半年就卖了1500斤鲜菇,赚了6000多元。

  产业发展快,需要“龙头”带。去年,木黄镇在贵州省扶贫产业子基金2.25亿元的支持下,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的方式,成片流转土地,引领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得到此项资金扶持的木黄梵天菌业公司,在木黄产业食用菌园区建设了智能菌棚、出菇育菌等设施。

  “公司把大棚免费提供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及贫困农户。”梵天菌业公司副总经理王友明说,企业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在保底收购价的基础上,按照市场价收购农户生产的食用菌。

  在公司带动下,园区周边的凤仪、木盆、盘龙、燕子岩等村,以集体经济合作社领办的方式,组织群众规模化种植食用菌,340多户因菌增收。

  木盆村第一书记黄光春介绍,去年9月,该村发展30万棒黑木耳、20万棒香菇,实现收入20多万元,春节前全村800多名村民人人分到了红利。过去种玉米,一亩产值也就1000多元,除去劳力、种子、肥料等成本后,收入微薄。而占地1亩的食用菌大棚可摆放4万香菇菌棒,按当前行情,除去成本,收入至少是种玉米的50倍。

  “我们将用好用活省扶贫产业子基金,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木黄镇镇长安益志介绍,该镇计划打造“蘑菇小镇”,今年发展黑木耳500万棒,香菇1000万棒,预计产值可达3亿元。

  近年来,印江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群众”思路推进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截至去年底,该县共发展食用菌8800万棒,产值5.63亿元,带动6000余户群众参与食用菌种植,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今年,印江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实施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获批的省扶贫产业子基金11.8亿元中,将投入4.6亿元用于食用菌产业发展。

  3月5日,在黔西县金碧镇红寨村、双寨村的香葱基地,村民正忙着采收。据介绍,该基地共5080亩,配套建设了喷灌、机耕道等设施。惊蛰到来之际,基地的香葱进入收获季节,成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产业。(作者  杨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