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探索不断线的帮扶机制

2018-10-31 13:45:43|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岳旺|责编:陈梦楠

  贵州大学全力推进“校农结合”,探索“123”工作法,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校农结合”让贫困农户和学校师生共同受益。

  截至目前,贵大采购贫困户农产品总金额达到1500余万元,扶贫农产品采购量占食堂农产品采购总采购量的60%,覆盖全省7个市州21个县42个乡村(包括14个极贫县、20个极贫乡镇),惠及贫困户2028户、贫困人口7480人。

  “校农结合”工作启动以来,贵州大学充分利用采购上的规模优势、创新上的人才优势,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在采购数量上做加法,在采购模式上做文章,总结出校农结合“123”工作法,即1个目标:校农满意;2个渠道:食堂+超市;3个保障:成立专班,健全机制;扶贫扶智,技术服务;定产定销,精准到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扶贫,贵州大学采取“学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既破解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为学校提供了新鲜食材。

  在做好常规农产品进学生食堂的同时,贵州大学率先引进“农校直销合作”平台,并开设“贵州大学校农结合扶贫农产品直供点”,按照“农户增收、师生受益”的原则,通过“需求引领生产,项目带动产业”的方法,探索建立惠民惠师、帮扶不断线的常态化扶贫机制,使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副产品进入校园,并打破了采购农产品只供应学生食堂的单一模式,将更多需求传导给教师,使更多优质绿色农产品进入了教师家庭的菜篮子。

  针对产业扶贫项目趋同、应急销售、运营成本高、资源整合不够、扶智效果差等问题,贵州大学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在产业指导、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着力,选派了400多名教授、博士和57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各地贫困乡村,以市场需求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养殖,通过智力帮扶,规范农户种植养殖技术规范,引进现代技术,有效提升贫困农户劳动技能,让贫困地区农户有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和技术,为实现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王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