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黔行”中的“她力量”

2018-11-28 17:29: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杨云 周文进):地处乌蒙山深处的贵州六盘水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曾深受交通不便之苦,长期因此而“人穷志短”,成为“吃粮靠救济、穿衣靠救助、用钱靠贷款”的“三靠村”。

  18年前,当时31岁的农家妇女余留芬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主动带领村民以修路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保护生态改善环境。18年久久为功,岩博村成为远近有名的“小康村”。

  “一起干,挑重担,要结果。”这是岩博村人对余留芬的“初印象”。修路,让一个31岁的农家妇女从此真正成为岩博村人的当家人、主心骨。

  从此,余留芬时常脚穿胶鞋奔波在田间地头,走组入户,访贫问苦,进山种树。她被岩博村民称作“大姐”“大姨”“奶奶”,很少有人称呼她的“官衔”。她说,“我就是一个农民,做农民的带头人,必须时时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么为民、怎样当家。”

  余留芬上任前,岩博村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没过温饱线,绝大部分村民住在茅草房、土坯房。如今的岩博村,一栋栋白墙灰瓦两三层楼房点缀在山间,纵横交错的水泥硬化路通到各家各户。主干道上的太阳能路灯、路边的小广场和公厕,展示着这个小山村的可喜改变。

  余留芬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三八红旗手”,2013年被评为“贵州省最美女村官”,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与余留芬不同,荣获“最美乡村医生”称号的钟晶本可以生活的更好。但与余留芬一样,为了贫困地区的群众,她毅然放弃安逸生活扎根基层卫生事业。

  “村里人看次病,要早上5点出门,走3个小时山路,看完病还要赶回家干农活。一位结婚几年的妇女,因为一个简单的妇科炎症引起生育受阻,最后导致家庭破裂。”2008年,钟晶到龙河村探望在当地工作的丈夫时得知当地群众就医的状况后心情很沉重。

  经过深思熟虑,钟晶说服了家人,把幼小的女儿托付给远在重庆的婆婆,拿出自己的2万多块积蓄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建起了卫生室。这一年,钟晶26岁。

  卫生室每天早上7点开门接诊,病人多时一天上百人,钟晶一直要忙到晚上11点。有时钟晶顾不上洗脸,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毛巾抹一下脸,素面朝天又开始一天的忙碌。

  钟晶和村里的村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对于家里没钱看病的,钟晶都是先把病看了再说。“医者仁心,我不能因为村民没有钱付医药费就不给他们看病。”钟晶说,每年少收多少医药费,她从来没有细算过。

  如今,龙河村增收方式多了,收入也提高了。钟晶说,“现在大家都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路子”,不少农户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烤烟和粮食种植模式,结合当地生产条件改种草莓、茶叶等作物,还办起了农村电商。

  贵州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四重医疗保障”体系,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对此,钟晶认为对乡村医疗发展十分有利,让她看到了未来乡村医疗条件和资源越来越好、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前景。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城南街道鹧鸪园村位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里的群众曾深受石漠化环境的“困扰”。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的鹧鸪园村村支书余必丽,16年前带领村民以种植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如今,鹧鸪园村成为远近有名的“先进村”。

  余必丽将党员发展作为大事来抓,本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村委成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她与村里的致富能手、优秀青年和回乡大学生座谈,听他们的想法,讲组织的需要,说自己想做的事情,让他们投身到建设家乡的事业上来。

  在余必丽的影响下,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纷纷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2002年至今已发展培养32名党员,全村80%的致富带头人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党建引领,村民干劲十足。目前,全村的大棚蔬菜发展到了147个,集中连片种植蔬菜500多亩,产值达300多万元。

  行走鹧鸪园村,村组路全部硬化,修建了文化健身广场,农家乐、超市、电商服务站等生活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

  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获得者邓迎香清楚记得1990年嫁到到麻怀那天走了两个半小时山路。电还没通,所以“洞房”里点着“花烛”。邓迎香看着窗外的大山,一片死寂。大山像囚笼一样,困着邓迎香,也刺痛着所有麻怀人。

  没有路,外面的车进不来,村里的人出不去。邓迎香清楚地记得,那时候的麻怀,建筑材料拉不进来,家家户户都是木房。村民赶着牛到集市卖,山崖路陡,一年有好几头牛摔下来。

  “做梦都想有条出山的路。”邓迎香说,这是每个麻怀人的心声。在贵州黔南州罗甸县麻怀村,大家都说邓迎香是会移山的“女愚公”。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的她,却清楚山里哪有什么神仙,要出山只能靠自己。于是,她带着村民们13年“砍山凿洞”,硬是在大山肚子里“刨”出了一条长200多米的隧道。麻怀的出山路,从2个半小时,变成了15分钟。

  路,连通了麻怀和山外的世界。2014年,邓迎香被选为麻怀村主任。她的“麻怀路”上,多了“精准脱贫”、“同步小康”这样的关键词。2016年,邓迎香高票当选麻怀村党支部书记,带动村民脱贫增收成为她的头等大事。

  如今的麻怀,家家户户看上了电视、喝上了自来水,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新房,村民开上了农用车、面包车甚至小轿车,村里有了农家乐和文化活动场所。村里走出了23个大学生。

  改革开发40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较1978年增长了289倍。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贵州妇女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每一位妇女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浪潮,撑起了贵州改革发展的半边天,涌现出“蔬菜专家”李桂莲、“女支书”余留芬、“老干妈”陶华碧、“当代女愚公”邓迎香、“最美乡村医生”钟晶、“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桥梁专家”张胜林、“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喻朝芬等众多巾帼典范。

  “贵州大地千千万万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女性,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激扬巾帼之志,凝聚巾帼之力,彰显巾帼之美,用非凡智慧和辛勤汗水浇灌出彩人生,用善良天性和人间大爱诠释生命真谛,用虔诚执著和超常坚韧铸就时代丰碑。”贵州省妇联主席杨玲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