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锡绣:穿在身上的文化遗产

2018-12-07 17:04:0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云|责编:陈梦楠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周文进):12月6日,“2018年全国知名新媒体走进大美黔东南”活动走进第三站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 

  剑河县所独有的苗族锡秀,流传600余年后才为世人所认识,成为贵州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锡绣:穿在身上的文化遗产

苗族锡绣作品 (摄影 周文进)

  据了解,苗族锡绣的基本特征是以藏青色棉织布为载体,先用棉纺线在布上按传统图案穿线挑花,然后用金属锡丝条绣缀于图案中,再用黑、红、蓝、绿四色蚕丝线在图案空隙中绣成彩色的花朵。关于锡绣的起源,曾有苗族先民发现锡与银子的颜色相似,并且不易被氧化,于是就有人把锡用于苗族的刺绣上,因锡绣制品的光泽度好,质感强,深受当地苗族人民的喜爱,锡逐渐成为这一地区苗族刺绣的一种重要材料。

苗族锡绣:穿在身上的文化遗产

龙女三九正在锡绣 (摄影 周文进)

  现年53岁的龙女三九,因其掌握苗族锡绣技艺,被评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年,龙女三九被依文中国手工坊授予“中国手工坊手工艺大师”称号,并聘请为“中国绣娘形象大使”。龙女三九说,“只要有人想学,我就愿意教,毫无保留。祖辈传给我们的东西一定要继续传下去。”

  北京服装学院填丽艳认为,被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贵州苗族锡绣工艺对现代服装设计,尤其是服装装饰工艺能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对苗族锡绣的实地调查,可分析出贵州苗族锡绣对现代服装装饰工艺的启示,并引起全世界范围的苗学研究热与旅游热。  

  “剑河苗族锡绣除了工艺精湛外,最难能可贵的就是那份对文化的执着与自信。”中共剑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陆显著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