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

2018-12-14 16:37:45|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今年新年伊始,国家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致函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凤冈县列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试点)。这是继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以来,凤冈县“双有机”产业发展收获的又一殊荣。

  早在1998年,凤冈就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开始探索“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并配套实施了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四绿工程”。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绿色理念已广泛扎根于人民的心中,“生态立县、绿色富民”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凤冈推动有机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凤冈借力“黔货出山”的战略部署,提出以“良心产业·有机凤冈”为引领,创新提出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的“双有机”概念,并在2017全国有机高峰论坛凤冈峰会上形成了“凤冈共识”。

  “20年的艰辛探索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传统农业只有抢占有机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走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才能占得先机、重获新生。”凤冈县委书记王继松说。 

  有机产业提升农业发展品质

  “今年我县出口茶叶大约1800吨,远销欧美10余个国家和地区,产值1.5亿元。”凤冈县茶叶中心副主任吴亮介绍说。“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出口茶主要是夏秋茶,属于中低端茶叶,但出口茶重点要求的是有机品质和严格的农残指标。据我们的统计,做出口茶的企业,每亩年产值大约在8000元左右,比做内销茶要高出2000元左右。”

  如今,凤冈每年的茶叶出口量都在增加,也提高了茶叶的下树率,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让更多的贫困人口由此脱贫。

  其实除了茶叶之外,凤冈还有有机蔬菜、有机肉牛、有机食用菌等,这些有机产品都是销往国内各大市场,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红利。

  凤冈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产业现状,分别与北京大学、贵州大学、西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等科研单位和部门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凤冈办公室等技术指导机构在凤冈落地。在确保整体规划和技术支撑前提下,大力实施有机产业人才培养工程,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多次派员参加国内重要有机产业培训,并组织了全国首届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高峰论坛、全国第五期有机产业生产和营销技术交流培训班。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训人员达6000余人次,带动4万多绿色有机产业示范户。

  近年来,该县以建设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以茶叶、肉牛、菌蔬、精品水果等有机产业为重点,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出台一系列关于有机农业的扶持政策。据初步统计,从2014年至今,每年整合各方面补助资金2000万元以上,集中用于企业有机认证、有机肥(生物农药)购买、有机码及二维码、天眼监控等追溯体系建立、加工厂建设、产销服务平台及品牌打造等。2014年,获“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成功创建为2017年度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截至2018年11月,全县共有机认证企业18家,有机加工厂9家,有机认证证书31张,有机认证(含转换)面积29650.95亩,有机肉牛年存栏800头。

  据凤冈县人民政府县长马华介绍,与创建初期相比,获证组织数增加69.2%,证书数量增加68.2%,有机生产基地总数增加116%;有机养殖实现从无到有,产值达3530万元。通过有机产业辐射带动茶叶、水稻种植户及肉牛养殖户2万余户,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8万人次。全县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6559元,明显高于当地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271元的标准。

  政企合力打造有机产业链

  这段时间,正是茶园冬季管护的黄金期,该县永安镇采取镇、村、组三级组织和茶企、茶农两个利益共同体联手管理的“3+2”模式进行茶园管护,讨论并通过《有机茶园管理村规民约》。

  “‘3+2’管理模式,旨在突出政府引导,企业和茶农为主体,以村规民约的方式将打造有机茶园的要求固定下来,企业和群众之间相互监督,确保质量。”永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兴强说。

  据了解,永安镇采取“合作社+农民”统管统联模式,强化企业和群众的“有机”意识。由行业协会组织发展有机生产基地,实行总体认证和统一管理,通过引进企业实现有机产品加工认证,加工企业协助管理基地,认购有机原料。该镇联邦茶叶专业合作社将1097.57公顷有机茶园管理纳入了村规民约,并采取视频监控、统购统防统治、组建联防队、机防队等措施对有机茶园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还建立了有机加工企业与茶农之间进行基地认领与持卡交售的连接机制,社员茶农采摘的有机茶青比常规茶青价格每斤上浮10%-20%,切实带动了农户进行有机管理的积极性。

  早在2008年,凤冈就组建了绿色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县绿色战略、生态产业和农业标准化建设,牵头制定全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负责指导全县有机产品生产、申报、认证咨询及质量监督等工作。201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发展之路,并调整组建了“凤冈县双有机发展中心”,专门负责有机产业的规划、组织、协调、监督等相关工作。

  “洁净的土壤、清新的空气、优良的生态是我们实施‘双有机’战略的‘命根子’。凤冈的绿水青山虽然好,但一旦受到污染,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所以我们一直都在‘防、控、治’上做文章,运用‘大数据+’、‘畜—沼—茶’生态循环有机种养、建立诚信制度等手段,让醉美凤冈远离污染。”凤冈县委书记王继松说。

  近年来,为实现全县有机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制度化监管,凤冈根据国家有机产品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编制发布有机产品县级地方标准8个,探索实施茶叶质量县、镇、村、组、企业“五级防控”,抓品质、抓市场、抓品牌和统一农用物资的采购、统一有机肥的施用、统一生物农药的喷洒、统一茶青市场管理、统一茶青采摘标准的“三抓五统一”管理模式,据统计,2013年以来,每年至少减少化肥使用2600吨、农药使用26吨;建立了“红黑榜”名单管理等机制,安装基地“天眼工程”,建立二维码、有机码追溯体系和“企业自检、部门监督、市场监控”的有机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助推全县有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眼下,凤冈现代农业正徐徐打开一幅馥郁的画卷,在广袤的田野上绽放出“无限风光”,茶叶、肉牛、水果、蜂蜜等特色有机产业成为富民的朝阳产业,正成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的基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