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荣:深化扶贫协作 携手同步小康

2019-03-15 13:31:50|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孔令娟|责编:陈梦楠

  2013年以来,苏州市、铜仁市持续在经济、文化、产业、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开展对口帮扶和交流合作。2016年,苏铜对口帮扶工作上升到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

  多年来,铜仁市积极加强与苏州市的对接协调,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推进帮扶工作,助推铜仁市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全国两会期间,就苏州、铜仁对口扶贫协作工作,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长陈少荣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

  2013年以来,苏州、铜仁“山海牵手”,多方开展对口帮扶。苏州、铜仁扶贫协作工作成效如何?

  陈少荣:

  “十三五”期间,铜仁市贫困人口从58.32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5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5.54%下降到4.4%。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苏州人民鼎力相助。

  江苏、贵州两省和苏州、铜仁两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推动扶贫协作工作,双方始终坚持常态化长效化互动、交流、协作。

  特别是去年以来,两地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对接互访共21批(次)293人次。铜仁先后有10余名市领导带队赴苏州考察汇报,就苏铜扶贫协作形成了诸多共识,制定出台了《铜仁市2018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铜仁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有力有效推动对口帮扶工作落细落实。

  可以说,多年来,苏铜两地持续加强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区域联动等,开创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工作局面,形成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铜仁实践”。

  记者: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铜仁实践”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陈少荣:

  除不断加强党政推动,注重顶层设计,苏铜两地帮扶协作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人才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展干部挂职交流、大力推进专业人才交流、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仅在干部挂职交流方面,近年来铜仁先后选派126名优秀年轻干部赴苏州挂职锻炼,累计接收169名苏州干部到铜仁挂职。

  加强资金支持,突出项目带动。2018年争取江苏省及苏州市各类帮扶资金4.3亿元,同比增长243.9%。全年共投入3.14亿元帮扶资金用于县以下美丽乡村、产业园区、教育医疗、人才培养、劳务协作等方面,帮扶项目244个,有效带动6.9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加强产业合作,增强造血能力。着力深化园区共建、推进产业招商、搭建交易平台、推进旅游合作等,以推动苏州的产业、技术、人才优势与铜仁的资源、生态、人力优势高位嫁接,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互利共赢。

  加强劳务协作,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有序开展劳务输出。苏州累计帮助铜仁10664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加强区域联动,促进协调发展。主要做法是不断健全交流交往机制、延伸结对帮扶层次、用活社会扶贫力量。

  加强模式创新,突出帮扶特色。自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苏铜两地紧密配合,不断创新园区共建模式、创新结对帮扶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土地增减挂钩模式等,有力确保扶贫协作实效。

  记者:

  下一步铜仁将如何深化扶贫协作,以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确保实效携手小康?

  陈少荣:

  今年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我们将全面落实江苏、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对口帮扶协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工作。

  一是聚焦增强造血功能,打造产业合作升级版。进一步深化园区共建,完善产业发展基础配套,提高园区承接产业、吸引人才、科技创新等能力,针对性引进一批智能终端、医药健康、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项目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落户铜仁。

  二是聚焦业务能力提升,打造人才智力支持升级版。持续推动两地干部人才双向挂职锻炼,强化党政干部人才培训交流。继续配合实施好“5个100工程”,扩宽规划、金融、科技等紧缺人才引进渠道,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聚焦基层结对帮扶,打造帮扶合作模式升级版。继续将对接机制向基层延伸,把项目和资金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倾斜,强力推进帮扶项目示范点建设和整村推进帮扶工作,健全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丰富帮扶合作内涵。(作者 杨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