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八要素” 用活“五步工作法”

2019-03-18 14:54:40|来源:贵阳日报|编辑:孔令娟|责编:陈梦楠

(大扶贫)聚焦产业“八要素” 用活“五步工作法”

图为黄官村村民在补种红枫树苗    梁婧 摄

  3月6日,在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黄官村的土地上,几十名当地群众正在补种红枫树,大家整地、挖坑、种树、填土,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而通组路另一边,去年种植的红枫已经发芽带绿,生机一片。这个长期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的村子,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苗木产业,开始走上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去年以来,白云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2018年,全区完成调整种植面积22311.3亩,占市级目标任务(18202亩)的122.58%。其中,完成果树种植18441.4亩、绿化苗木3274亩、茶叶438.9亩、中药材157亩。

  聚焦“八要素”

  深化农业产业革命

  去年,白云区聚焦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基层党建等“八要素”,结合实际,创新方式,不断深化农业产业革命。

  实施“五纵一横一区”景观绿化工程,对公路沿线两侧等进行景观绿化和林相改造,推进玉米改苗木花卉、改果树、改中药材等工程,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彩”景观;组织区、乡、村三级培训33期,培训农户1980人次,其中由省市级专家开展培训7期,培训农户321人次,区乡现场培训26期,培训农户1659人次;设立种植业专班、景观绿化及苗木花卉种植专班,具体负责种植业结构调整、苗木花卉种植等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从2018至2020年,白云区级财政预安排7320万元用于种植业结构调整,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兑现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实施主体。申报省级、市级的果蔬种植项目5个,申报资金350万元;引入市、区级平台公司4家、涉农企业3家,成立合作社45个,带动农户5878户。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自愿,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调整农业结构22311.3亩。组织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入股,以种植大户、合作社为项目实施主体,实行“保底固定分红+按比例分红”;采取“校农合作”“农超合作”“农商合作”方式助农增收。预计到2020年,白云区果林面积将达24570亩,初产量为5603吨,2022年进入盛果期,预计水果产量达17250吨。

  用活“五步工作法”

  强化效能促脱贫

  白云区在工作中用活“五步工作法”,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广场见面会等,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惠农政策、果树蔬菜种植等讲习。去年全区开展讲习活动等100余(次)场,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时,该区实行“土专结合”,在发挥农技员、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土专家”带头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邀请省、市科研院所专家为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由专业技术人员包片指导,乡镇农技人员蹲点指导,各包村领导、包村部门为农民结构调整提供“保姆式”服务。去年全区共组织各级培训32期,培训农户1903人次。区、乡技术人员及包保干部走向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对已种植的果树进行指导管护、核实种植面积、核实成活率,加大监督,确保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白云区强化责任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从种植面积、品种、成活率、管护责任、管理制度、调减玉米等高杆作物种植等方面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作出了规定和约束,并实行“群-场-会”调度,每日收集汇报工作动态,简洁陈述工作效果并附发有关图文资料。各乡镇去年种植任务基本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现处于管护阶段,乡级验收基本完成,区级验收正在开展中。

  “点线面”齐发力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去年以来,白云区从“点、线、面”上齐发力,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该区在核心“点”上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蓬莱仙界田园综合体、富美乡村点为载体,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和体验农业。计划利用3年时间,巩固提升2个省级农业园区、建成2个引领型田园综合体和9个富美乡村;建成黄桃、甜柿、猕猴桃、脆红李等精品水果基地10个以上;建成白芨、石斛等中药材基地2个以上;建成仿生态野生菌基地3个以上;建成苗木花卉种植示范基地5个以上。目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在精品“线”上围绕白云区精品农业产业带,拟打造沿白修线、贵遵高速、同城大道、白金大道、云程大道5条农业绿色生态长廊和精品果蔬采摘产业示范带,集中化、规模化发展精品水果产业、中药材、特色蔬菜、休闲农业等产业种植,逐步实现全区现有耕地农业结构大调整产业全覆盖。

  以“点”“线”建设为带动,白云区正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提升特色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生产品质的基础上,建设农业特色板块,发展精品水果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引领全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发展。(作者 梁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