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易地搬迁 移民放下锄头进车间

2019-03-18 14:57:14|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孔令娟|责编:陈梦楠

(大扶贫)长顺易地搬迁,移民放下锄头进车间

  “现在就在自家楼下上班,不用下地干活了。”放下手中的锁链,谈起现在的生活,34岁的彭永梅满脸笑容。  

  彭永梅是长顺县长寨街道锦顺社区的搬迁群众,2018年以前,她家住在位于麻山腹地的摆所镇茅山村磨尖组,全家守着3亩薄地,收入极少,加之丈夫先天患有疾病,两个孩子嗷嗷待哺,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迫于生活压力,彭永梅与丈夫也曾到广东湛江、浙江温州等多地打过工,但由于丈夫的病情持续加重,加上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不得不回家。  

  去年6月,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彭永梅一家搬到了长寨街道锦顺社区。同年底,社区引进企业开办了“扶贫车间”,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  

  “刚开始,还是有些胆怯,害怕学不来。”听说企业招工,彭永梅还是有些顾虑。  

  “但再难也要迈出第一步啊,我就不信踩个缝纫机比插秧还难。”后来,凭着这股干劲,彭永梅顺利通过岗前培训。如今,逐渐上手的她已能拿到3500多元的工资了。  

  在彭永梅上班的长顺县幕诚实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5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缝纫机分列两行,搬迁群众们正干得热火朝天。  

  “现在,已经有50多名贫困妇女在这里上班了,新员工的保底工资是1500块,如果成了熟练工,就按计件算,收入会更高。”公司负责人张瑞虎说,随着订单增加,幕诚实业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新增了400平方米的车间。  

  “根据社区群众意向,我们分类引进了3家企业,既让移民群众可以就近上班,也能促进社区和谐稳定。”锦顺社区支书袁正华告诉记者。  

  近年来,长顺县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积极引进企业,满足广大搬迁群众就业需求,让移民放下锄头走出田间、走进车间领上工资。目前,该县已经在全县建立了11个“扶贫车间”,分布在全县7多个镇(乡、街道),吸纳了57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200人。(记者 梁晓琳 陈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