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乘势而上全力打赢“夏秋决战” 让乌蒙大地处处生金

2019-07-23 12:37:43|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7月9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出2019年脱贫攻坚“夏秋决战”行动令,明确了“夏秋决战”的行动时间、行动目标、行动举措和行动保障。闻令即动,毕节市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信心倍增,决心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接续攻坚,全力打赢2019年脱贫攻坚“夏秋决战”。 

  织金县金凤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坤厚说:“金凤街道将按照‘夏秋决战’行动令安排部署,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和‘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专项治理’,持续推进产业革命,确保实现全街道1362户6193人年底脱贫目标,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走在田间地头,看着群众采收第二季大白萝卜的火热场景,威宁自治县草海镇卯关社区党支部书记卯海军对打赢脱贫攻坚“夏秋决战”信心十足:“我们社区坚决落实‘行动令’,立即行动起来,在原来种植5000亩蔬菜的基础上,计划再种2000亩,目前土地流转已经基本结束。今年实现贫困户清零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卯海军的底气来自社区精准的产业选择和产销对接。卯关社区气候和土质都非常适合种蔬菜,特别是种大白萝卜,产量高、口感好,一年能出三季。今年,卯关萝卜持续走俏市场,价格卖到900多元一吨,并且远销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时下的乌蒙大地产业革命如火如荼,持续推进,一块块曾经长年累月只种玉米马铃薯的土地,如今种上了蔬菜、茶叶、辣椒、皂角等经济作物;一块块曾经只长贫穷的土地,如今长出了脱贫致富希望。  

  “春季攻势”胜券握,“夏秋决战”鼓声催。“毕节市将按照脱贫攻坚‘夏秋决战’行动令的安排部署,在融资模式、产业选择、组织方式、产销对接、配套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续推进毕节产业革命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毕节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融资模式。继续发挥国有投资公司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吸引民间资本。全市共组建县国有平台公司45个,乡级国有平台公司103个,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共投入资金277442.31万元。毕节市还通过与民营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争取各类社会金融资金支持推动产业落地发展,截至目前,广泛筹集社会资金257501.5万元投入产业革命。 

  精准选择产业。毕节市结合实际,按照市场所需、本地适宜的原则,结合资源特色,选择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马铃薯、刺梨、核桃(油茶)、皂角、生态畜牧等11个优势产业为主导产业,出台了相关产业推进实施方案,推进产业发展。

  引进龙头企业。毕节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发展需求,围绕茶叶、食用菌、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玫瑰、畜禽等产业强化招商,引进露笑集团、正邦集团、北京首农、裕国菇业、中禾恒瑞、湖南利亚集团、广州江楠集团、千喜鹤集团、广州惠华集团乌蒙同心农产品开发公司等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龙头企业进驻毕节,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毕节农村产业革命。截至目前,全市共吸引各类企业投资涉农项目392个,投资金额280.61亿元。 

  推进“三变”改革。毕节市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推进“塘约经验”试点,大力发展村社一体合作社,探索建立“村社户”利益联结机制。截止目前,全市1244个经营主体通过“三变”改革共盘活4.96万亩村集体资源和9721万元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这些资源资产与3.62亿元财政资金一起量化形成股金,6万户25万人农民变股东,其中贫困人口2.62万户10.17万人,带动了产业发展,助推了农户增收。 

  强化技术服务。毕节市针对11个优势产业,分别成立了11个产业发展专家组,负责开展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解决生产发展存在的技术难题。同时,市、县两级组织4652名农技人员赴产业发展一线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毕节还制定了农技人员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职称评聘挂钩考核办法,调动农技人员服务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把论文书写在大地上。

  上半年,毕节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产业革命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全市计划调减低效玉米种植200万亩,截至目前完成202.93万亩。优势产业全面开花:目前,全市完成辣椒种植面积76.61万亩,南瓜种植30.85万亩,食用菌种植5.05万亩(亿棒),香葱种植7.35万亩,中药材种植110.63万亩,核桃改良及提质增效37.51万亩,皂角种植20万亩,刺梨种植20万亩,茶叶种植20.92万亩。 

  攻坚志弥坚,迈步向前行。从“春季攻势”到“夏秋决战”,毕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接续奋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一个堡垒一个堡垒攻克,一场战役一场战役取胜,千方百计打赢夏秋决战,让特色产业遍布磅礴乌蒙,让广袤大地处处生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