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脱贫攻坚排头兵 ——贵州省扎实开展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019-09-11 13:31:34|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以脱贫攻坚为考场诠释初心,以奋斗实干交答卷践行使命。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起来,全省上下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机遇,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守初心、担使命,尽锐出战、务求精准,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五个专项治理”,汇聚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紧扣脱贫抓整改 着力攻坚补后劲

  聚焦贵州脱贫攻坚的重大使命,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过程中,贵州省聚焦33个贫困县、1721个深度贫困村、155万名农村贫困群众,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进行深入研究部署。明确省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细化优化实化蔬菜、茶、食用菌等12个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地里丰收了,销路打通了,群众心里踏实了。面对产销对接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我省整合贵州现代物流集团、贵阳农业农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资源,组建贵州蔬菜集团,强力推动“黔货出山”,推动更多贵州生态优质蔬菜进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及东南亚等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力促产业发展。

  为确保攻坚克难更加深入有效,全省深入开展“五个专项治理”。今年8月,省委开展“回头看”,对贫困县党政正职履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和综合评估并作出及时整改;全面补齐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网、地下管网、互联网等方面的短板;实现全省每个村都有1名合格村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着力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深度贫困堡垒,为攻坚克难补足力量。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 真情实感为民解忧

  第一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省领导分别深入深度贫困县威宁自治县、纳雍县、罗甸县等贫困发生率最高的乡镇、村寨,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特殊贫困群体帮扶等工作,与战斗在一线的干部群众共同研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办法措施。

  要想走出贫穷困境,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有很大难度,如何选产、如何组织、如何达标、如何销售等,都是一线广大脱贫攻坚干部需要逐一解决的问题。各地在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同时,以县为单位因地制宜选择好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做大产业规模,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群众稳定脱贫。

  聚焦深度贫困,优化帮扶工作。根据全省脱贫攻坚形势任务变化需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在主题教育期间,我省对驻村帮扶力量进行优化调整,提升驻村帮扶能力,更好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全省调整优化省级驻村人员100余人,指导各市(州)调整优化驻村干部1200余人,把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集;研究“一帮多”问题,聚焦特殊贫困群众,提出解决措施;针对驻村干部主动作为不够、部门指导不力等问题,开展普遍轮训,把提升驻村干部履职能力作为突破口。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举办全省脱贫攻坚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培训会,培训延伸至村级,培训15万余人。

  尽锐出战树典型 比学赶超作激励

  向初心前行,为使命担当。在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先进党组织和党员。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时代造就英雄。今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刻,在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我省隆重表彰了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村第一书记和先进党组织。受表彰的1100名先进个人和500个先进党组织,从黔中大地火热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来到大会现场,接受最崇高的敬礼。全省60余万人现场观看或收看了颁奖典礼,分享优秀代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脱贫故事。

  脚底的泥巴厚了,肩上的责任重了。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盛春霞积极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主动请缨来到国家级贫困县黔东南州榕江县。18个月,走遍榕江19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从浙江引资3850万元实施13个帮扶项目。我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山高坡陡、缺水严重,贫瘠的土地无法带来丰收,只能整乡搬迁。但故土难离,村民起初并不理解。三宝彝族乡党委整合省州县乡村160多名干部,组建党员干部攻坚队、亲情动员队,零距离为群众讲政策、“解疙瘩”。经过不懈努力,全乡1233户5853人全部搬出了大山,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这些典型故事不仅动人,还为第二批主题教育树立了坚定信心。在全省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大家比学赶超,为全省脱贫攻坚不落下一人,贡献每个人的力量。(记者 梁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