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龙舟大赛搭起文化交流之桥

2019-10-14 09:55:49|来源:新华网|编辑:陈梦楠|责编:赵滢溪

  因为龙舟比赛,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大二学生阿利斯泰尔·亚当森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在这之前,我只能通过朋友和网络获取关于中国的信息。”站在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卧龙湖水上运动中心的比赛现场,亚当森依然掩盖不住激动的心情。这位对中国文化尤其是食物一直保持着极大兴趣的大男孩,总算在贵州吃到了地道的中国菜。

  在这里,世界名校龙舟大赛刚刚落下帷幕,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等国内外23所名校的368名运动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龙舟竞赛。

  亚当森已经在这里待了四五天,除了训练和比赛,每天最让他开心的就是吃饭,“无辣不成席”的贵州菜成了他的最爱。“我特别喜欢这里的食物,虽然有些辣,但我很快就适应了。”他说,龙舟大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让各国学生在中国的土地上展现竞技风采,还让大家实地接触和了解了中国的民众和文化。

  正如国际大学生龙舟联合会执行主席陈信豪在赛事开幕式上所说的那样,已有2000多年的龙舟运动如今成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舞台,有利于增进各国学子之间的友谊、了解与互信。

  比赛之前,很多参赛学生还到当地中学和历史文化景点进行了参观,并与当地学生和群众开展交流,体验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女子龙舟队在本届赛事上取得了不俗成绩,包揽了女子2000米环绕赛、500米和200米直道竞速赛冠军。队员蓝思捷第一次到中国参加龙舟比赛,她用“非常荣幸”四个字描述了自己的感受。

  “新加坡也有很多龙舟比赛,我本人特别喜欢龙舟运动,因为这项运动需要队友们紧密团结,一起划桨,共同拼搏。”她说,来中国参加比赛无论从运动层面还是文化层面都是非常好的交流,她自己收获很大。

  “只有来到中国才能切实了解中国。”来自乌克兰基辅大学的卢卡什·托马西克是波兰人,他说,龙舟运动在乌克兰一些地方也很流行,他从事这项运动已有四五年。最近几年,他常来中国参加比赛,去过天津、大连等地,对中国愈发热爱。

  托马西克表示,到过中国多次后他才发现中国是多么对外开放,无论对待赛事合作还是世界各地的朋友,中国人民都非常友好。

  “中国是一个大国,建筑、桥梁等看起来都很大的样子;中国还有很多人口,虽然有时沟通起来会有些困难,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人们的极大热情。”他说,只有在中国有了亲身体验,国外人士才能发现中国的与众不同,这是他通过在中国参加龙舟比赛获得的直观感受。(记者 罗羽)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四学生奥桑娜·德雷克从高中就开始接触龙舟运动,因为从事这项运动,她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向她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她希望以后有更多的龙舟比赛,搭建起文化交流的平台,并通过多来中国参加比赛,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龙舟比赛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平台。”她说,这也是这项运动“十分酷炫”的一个方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