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满意度99%!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

2019-12-27 14:43:07|来源:多彩贵州网|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对搬迁政策的满意程度为99%,对搬到城镇的满意程度为98.47%,对生活(安置小区)环境的满意程度为97.56%,对干部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8.49%,对政府后续扶持措施的满意程度为97.07%。”

  为深入了解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对搬迁情况、后续扶持情况等方面的满意度,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改进下步工作,持续增强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今年7月1日至15日,全省各级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共计抽调1600多名干部对全省已建成入住的942个移民安置点开展全覆盖调查。

  通过采取随机入户问卷调查方式,按照每个安置点不低于15户的比例,共计调查了209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终获得上述结果。

(大扶贫)老百姓满意度99%!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

  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谢官冲社区金恒星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

  易地搬迁,实现稳定脱贫最有效途径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2014年末,全省有贫困人口623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9%,数量居全国第1位;贫困发生率18%,比全国高10.8个百分点。

  贵州能否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斩穷根的关键举措,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对于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是彻底挖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稳定脱贫的最有效的途径。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要实施易地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12月,我省在惠水县举行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序幕。

  2016年8月,全国第一次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贵州召开,肯定和推广贵州“围绕脱贫抓搬迁”的做法和经验。

  2017年4月,贵州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省受到国务院办公厅表扬激励;7月,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中,贵州省排名全国前列;9月至10月,中央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举办《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以贵州为代表展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成效。

  2019年4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贵州召开,对我省易地扶贫搬迁的“六个坚持”“五个体系”和“五步工作法”给予了很高评价和肯定。

  从2015年6月开始打响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截止2019年8月31日,全省累计建成安置点943个,住房45.6万套,累计完成搬迁入住184.5万人,占计划任务的98.1%,剩余3.5万人将在年底前全部入住……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显著。

(大扶贫)老百姓满意度99%!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

  易地扶贫搬迁户王晓丽(后排左一)一家在新居的全家福

  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精准施策,确保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聚焦“六个坚持”,精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高质量高标准做好“上半篇文章”——

  坚持省级统贷统还,让市县两级集中精力抓搬迁。按人均6万元的投资标准,将筹资压力和责任集中在省一级。坚持贫困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精准落实搬迁对象。通过制定严格的搬迁对象识别办法和程序,精准落实搬迁对象。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从根本上断穷根换穷业。根据搬迁对象意愿,选择经济要素集聚功能强、创业就业机会多、人口承载容量大的县城和中心集镇布局安置点。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明确所有安置点须由县级政府统一建设管理,所有项目必须统规统建,不再允许分散自建。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着力控制搬迁成本。采取严控住房建设面积、建设成本、个人自筹标准和高层电梯房“四个严控”综合措施,坚守易地扶贫搬迁“保基本”的原则。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精准落实就业和产业脱贫措施。根据安置地可提供就业岗位和安置容量确定搬迁规模,同步为搬迁群众配套建设相关脱贫产业,精准落实搬迁对象每户1人以上就业目标。

(大扶贫)老百姓满意度99%!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

  环境优美的惠水县利民社区

  聚焦“五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做好“下半篇文章”——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生活上“过得顺心”。统筹衔接好搬迁群众农民和新市民“两种身份”、迁出地和安置地“两种利益”,重点完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四大要素”,确保搬迁群众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普惠化和便捷化。构建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对后续发展“充满信心”。围绕推动搬迁群众生计方式的非农化转变,切实做到劳动力必须全员培训、有劳动力家庭必须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迁出地“三块地”资源必须有一种盘活途径、每个搬迁家庭必须有一份稳定收入“四个必须”,实现搬迁群众生计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精神上“感到舒心”。通过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强调扶智扶志,通过勤劳奋斗实现光荣脱贫。重点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四进社区”,增强文化引领能力和群众认同感。构建社区治理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在社区里“住得安心”。通过机构设置科学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居民自治规范化、治安防控立体化“四化”建设,强基固本,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基层党建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对未来“坚定决心”。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把每个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聚焦“五步工作法”,抓具体抓深入,有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工作落实——

  高起点规划,着力抓好政策设计。自2015年底启动实施至今,贵州已经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各类政策57个,包括4个纲领性文件、21个操作性文件和32个部门协作文件,确保起步阶段就找准方向、走对路子。高规格推进,着力抓好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省级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指挥长、省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指挥部,省、市移民局长兼任党委或政府副秘书长增强实施部门协调能力,县级移民局长实行高配由县委常委或副县长兼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格局。高标准实施,着力抓好干部培训。充分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等培训载体,及时、全面、到位地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把各项政策部署培训到位。高频率监管,着力抓好督促检查。将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纳入市、县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每半年一次项目全覆盖督查、每年一次项目全覆盖审计;通过督查、审计、巡视、明察暗访、扶贫专线“五位一体”问题发现和纠错机制,全面查找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高强度执纪,着力抓好追责问责。全面推进脱贫攻坚领域作风和反腐败工作专项治理,对工作推进不力、政策执行偏差的地方和干部进行追责问责。

(大扶贫)老百姓满意度99%!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

  在都匀市墨冲镇布依文化城安置点,搬迁户李朝菊和刚满7岁的小儿子站在新家门口

  成效显著,彻底改变农村群众的命运

  “十三五”时期,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取得显著成效:

  彻底改变近两百万农村群众的世代命运。贵州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使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群众走出大山,搬进城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不仅自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而且也彻底改变了子孙后代的命运。

  有力推动城镇发展和乡村布局优化。188万人全部完成搬迁,将为全省提高城镇化率贡献约5个百分点。没有进行整体搬迁的村庄,实施“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饮水安全、“通村村”农村出行服务平台等软硬件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增添城乡经济增长新引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直接投资达1000多亿元,消化了大量钢材、水泥等建材产能,极大地带动了相关工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近200万搬迁群众进入城镇后,形成庞大的消费需求,又促进了生活性服务的发展。

  改善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大规模人口从生态脆弱的深山区、石山区迁入城镇,大大减轻了迁出地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修复和增强了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旧房拆除对宅基地进行复垦复绿,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对25度以上坡耕地进行生态修复,防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正在改变,搬迁脱贫与生态修复双赢效果日益显现。

  锤炼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大批基层党员干部在易地扶贫搬迁战场上冲锋陷阵、攻坚拔寨,推动政策落地、工作落实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搬迁群众发自内心感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为他们办事的基层干部。

(大扶贫)老百姓满意度99%!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

  搬进都匀市金恒星移民安置点的新家,罗在清展示曾经的老房子照片

  下一步,贵州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同一切风险挑战作斗争,不断积累斗争经验,着力破解难题,以斗争精神全面深入巩固搬迁成果,持续加快“五个体系”建设,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大力推进,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记者 洪英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