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贵州沿河县:石头缝中栽出的“摇钱树”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8-11-02 13:36:56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通过发展空心李产业,将大量石山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

贵州沿河县:石头缝中栽出的“摇钱树”

生长在石缝中的空心李树

  山地贵州,地形破碎,生态脆弱。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当地一度因以粮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以扩大播种面积为主的增产方式,导致过度垦植,石漠化日趋严重。历届沿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坐山靠山、坐山养山、坐山治山、坐山吃山”理念,“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注重谋划“山”字篇。

贵州沿河县:石头缝中栽出的“摇钱树”

当地村民采摘空心李

  沙子空心李果实呈扁圆形,一般在七月下旬成熟,成熟的空心李外表披上银灰色的白腊质保护层,挂在枝头十分诱人。其果肉脆嫩,清香浓甜、汁液多、口感好,色泽鲜艳,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是极好的鲜食果品,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养颜益寿”之功效。素有“人间仙果、李中茅台”之美誉,属沿河县独有的地方特色水果。

贵州沿河县:石头缝中栽出的“摇钱树”

沿河沙子空心李 

  到2006年,沿河县空心李种植规模达10000亩,成片的石山荒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空心李产业初具规模,南庄、新沙等村大量村民依靠空心李种植发家致富,石漠化治理效果初步显现。当年,沙子空心李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0年3月,贵州·沿河第一届李花节在沿河沙子南庄举行,万亩花开,吸引大量旅客到沿河沙子观光采风,也带火了当地旅游发展,成为铜仁乃至贵州乡村旅游的典范。2010年12月、2011年6月,沿河沙子空心李通过了贵州省农业厅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品)认定(证);2013年3月21日,以沙子空心李为主导产业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空心李示范园区被列入“贵州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同年7月15日,沙子空心李被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授予“中国优质李金奖”称号;2016年7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获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空心李之乡”称号,获“全国果菜产业百强地标品牌奖”。

贵州沿河县:石头缝中栽出的“摇钱树”

工人正在将空心李打包

  2017年,沿河县委、县政府与浙江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所合作,开展空心李果脯、果酒加工技术等研究,破解空心李果脯和李子酒深加工技术难题。目前,空心李果脯、果酒已启动深加工,初步形成了从销售鲜果到果脯、果酒的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拓展物流快运。到2018年,已建立经营空心李的电商企业6家、物流快递公司8家,空心李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7个,农村淘宝店60余家,大量空心李通过电商物流销往全国30多个地区。据统计,2018年7月,沿河县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沿河沙子空心李6400余单40多万元,个体微商交易额达130余万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12倍。

贵州沿河县:石头缝中栽出的“摇钱树”

空心李子酒

  沿河县依托空心李产业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每年以“畅游金海雪缘,体验土家风情”为主题举办的“李花旅游文化节”和空心李采摘节上,全面展示民间艺术、风土人情、土家风味美食等地方特色文化。依托“花”“果”资源优势,发展山地康体健身、休闲农业,融入体验、观光、采摘等生态旅游要素,将园区打造成自驾游和农业休闲旅游目的地。景区游客接待量以每年40%以上速度增长,仅2018年李花节和采摘节期间就接待省内外游客8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00多万元。

  沿河县建成空心李基地9.28万亩,其中石漠化治理8万余亩,投产果园4.8万亩,覆盖11个乡镇189个行政村,近3万余贫困群众依托空心李产业脱贫致富。空心李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文/图 肖榜福 肖玉叶)

阅读
 
编辑:岳旺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