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六枝:两父子退役返乡种茶带富乡亲
2020-07-20 18:54:17来源:多彩贵州网编辑:周文进责编:胡晓萌

  沿着蜿蜒的通村公路顺势而上,张双文父子的茶场就藏在翠绿葱茏的山弯间,这儿,有一个代入感极强的名字——打铁关。

  据《六盘水志》记载:打铁关,为西汉历史名关,地势十分险要,是夜郎腹地郎岱与毛口交界,滇黔古驿道要冲。山脚那个叫“打铁寨”的小村子,随着一壁悬崖上“岩疆锁钥”四个大字静静地躺在历史长河里。

贵州六枝:两父子退役返乡种茶带富乡亲

  1981年12月的一天,这个寂静的小寨沸腾了。

  “大队支书亲自给我戴大红花,乡亲们敲锣打鼓来送我,好像这军装也穿在了他们身上。”张双文回忆起入伍那天的场景,至今仍激动不已。“八十年代,从农村走出个当兵的,这是怎样的稀罕呀!”

  换岗执勤、到点操练、野外驻训……五年来,规律的军营生活代替了抢工分、干农活,这个从贵州来的山里娃不再起早贪黑,而是时刻准备着,听号令,出任务。

  “吃饱饭就不想家”,这是部队上由来已久的话,对于张双文来说,却始终放不下家乡亲戚父老,在日子很难的时候,因为寨上人的帮助,他们兄妹6人没有挨饿,“哪怕是一碗米、一顿饭的恩情,也不能忘、不敢忘。”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1986年12月,脱下军装的张双文毅然返乡,决定带着乡亲们闯出一番新天地。

  地处六枝特区郎岱镇上寨村和月亮河乡郭家寨村交界处的打铁寨,和贵州绝大多数农村一样,困于贫穷,更受制于贫穷。

  1991年,张双文在村党组织换届中正式进入村党支部,担任上寨村村支书,那一年,上寨村村集体经济为零,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单靠种玉米和水稻,只能勉强敷嘴,要想脱贫,必须得另谋出路。”“祖祖辈辈都种它,现在说不种,那种啥?吃啥?”村民大会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充满疑虑。

  “种茶!”半晌,一个声音冲了出来。气氛渐渐安静,村民们直勾勾地盯着张双文,期待着这个当兵的能说什么,毕竟见过世面,大家都愿意相信。

贵州六枝:两父子退役返乡种茶带富乡亲

  气候、海拔、土壤,基于打铁关优越的自身条件,张双文早就将目光放在了茶叶上。可是,在未知面前,谁也不敢第一个吃螃蟹。于是,村民大会决定,拿出100亩村集体撂荒的土地种植茶叶,见效后,再整村铺开。第二年,张双文带着村民开始种茶。

  荒了几十年的土地难开垦,全靠人工挖。下了决心后,张双文一连20多天早出晚归,扛着一把锄头、带着一包干粮就上了山。“开茶山要劳力,当时一亩100块钱,大家积极性很高,天不亮就跟着我们上山。”

  皇天不负有心人,村民们试种的100亩茶叶见了效,1997年,上寨村村集体收入增加到2万多元,村民纷纷拿出自家土地种茶,2012年,全村种植茶叶400余亩。

  路算闯出来了,怎么才能走得宽走得远呢?敢想敢做的张双文又把心思放在了扩大规模和建加工厂上,照他的话讲,“种茶跟行军打仗差不多,要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2015年,上寨村茶叶面积发展到3000多亩,同时建成占地316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有固定工人10多个,茶山采茶人数最多时竟达到每天四五百人。

  做一件事情不难,难的是专注并且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情。是年,张双文辞去上寨村村支书职务,把全部心思扑在了茶场上。

  “实践证明,打铁寨的脱贫路选对了,既然种茶能让群众增收,那么就要坚持走下去,巩固我们的脱贫成果。”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打铁关翠芽”品牌并享誉省内外,产业覆盖39个村民组2200余户7200余人,基地常年务工达160余人……现如今,上寨村茶产业已形成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产业链,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致富增收。

  贫困户严雪红长期在茶叶加工厂上班,工资每月3000元,采茶时节,她还兼职采茶,每天能挣200来块,家门口就业让全家脱了贫。

  退役军人杨万民也是厂里的固定工人,除了负责机器管护和维修外,还肩负工人培训和茶场管理工作,妻子在茶园采茶,以前他家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现在不仅买了车还盖了房,日子越来越红火。

  先富带后富,让寨上人过上好日子,这是张双文的初心。2013年,儿子张全景光荣退役,“打小就机灵”的他并未留在大城市发展,而是选择回乡帮父亲。

贵州六枝:两父子退役返乡种茶带富乡亲

  “得人恩果千年记,这是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当了兵更不能忘本。”张全景告诉记者,退伍时,战友们都劝他一起留下来,他却坚持回乡,最大的原因是“继续走父亲的路”。

  创业难,守业更难。上寨村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种茶之初,张双文拿出了全部的退伍金,投在了茶场。27年后,儿子张全景如法炮制,同样拿出了自己的退伍金。“结算时,他会先算村民分红,工资更是从来不拖,保障了大家的收益后还拿出一定比例的村集体积累。”村民张全虎说。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在张双文心里,寨上人就像父母一样亲。“小时候,我吃过他们的饭,穿过他们的衣,这份情早就融进了血脉里。况且,茶场能越做越好,离不开全村人的支持。”张双文感慨道。

  仲夏,行走打铁关,满目皆绿,满山生机,那或平或陡的半山腰上,一块块茶叶基地正如一条条绿腰带,深深地嵌在山与山之间;你听,远处的采茶人唱着什么?是首幸福的歌……(文 赵婵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