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千里“嫁接”葛家村——宁波黔西南两地村民携手打造艺术乡村
2020-07-28 16:13:04来源:光明网编辑:周文进责编:李佳艺

  “教授带队、村民参与,花小钱却大变样,原来村子还能这样改造。”车子一进葛家村,李荣芬就看花了眼。浇了水泥的主村道干净整洁,一旁是一座座以“桂语”开头命名的农家小院。下车走近些瞧,村民们亲手用石头垒成的桌椅、旧物改造的摆件随处可见。盛夏七月烈日炎炎,特地过来游玩的市民们却热情不减,尽情拍照“打卡”。

  李荣芬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扶贫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最近,她和同事带着7名光照镇定汪村村民来到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参观交流。结束了近一周的学习后,葛家村文化礼堂举行了一场“村民赋能:同走艺术振兴乡村路”宁海葛家—晴隆定汪师徒结对仪式。李荣芬等人的手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团队、葛家村村民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三方约定,要将宁海的艺术振兴乡村模式“远嫁”贵州晴隆,用艺术助力贵州这个小山村,探索新的发展机会。

  “这些天,我们看到了葛家村的现代化风貌,还发现每个村民动手改造村庄的意愿和能力都很强。丛教授告诉我们,村民深度参与村子的设计、调研、改造,不仅能改变乡村,更能改变人。”李荣芬说。

  葛家村不大不小,村集体收入每年才10万元,大多数青壮年早已离乡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几乎都是老弱妇孺。2019年4月,丛志强带着课题,领着3名研究生来到了葛家村。8个月的时间里,丛志强团队和村民共同建设了40多个共享空间,创作了300多件艺术品,总投入仅60多万元。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群乡建艺术家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网红村”。村民叶仙绒在家开起了美术馆,馆里收藏了家里的老物什和家人的书法作品、手工艺品,几乎天天都有人上门参观;葛运大用竹子、粽皮设计了个“鸟巢游乐场”,成了村里孩子们快乐游玩的好去处;葛品高把自家二楼50多平方米的空间改造成了乡间图书馆,还把老宅打造成一家酒吧,既能保护老宅又能赚钱。去年年底,村民们站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悲鸿讲堂,给高等学府的师生上了一堂艺术课。

  “葛家村模式的核心就是村民赋能乡村。”丛志强用艺术创造的魅力激活了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公共精神,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使村民成为改变乡村的主体力量。

  葛家村的蝶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去年,该村被评为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最近,葛家村还成功上榜文旅部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这份名气,更是让宁海对口帮扶贫困县晴隆县里的定汪村找上了门。

  定汪村风光秀丽,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十分宜人。每逢周末,村口的溪流边就聚满了开车前来游玩的游客。村里有130多户人家,99%以上是布依族。这些年,村里依靠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种植蔬菜,村民持续增收,日子越来越好。接下来,村子该如何防止返贫、振兴发展?

  “同为小山村的定汪村和葛家村有些相似,我们这次就是来取经的。”李荣芬说,“葛家村里的作品都是就地取材,利用了闲置的农耕用具,以及屋前的树木、竹子、石头。这些自然资源我们那边也有,但我们一直不知道可以这么做,没有专业的人进行指导,大家也从来没想着要改变。”

  定汪村还有艺术的底子。结对仪式现场,村民们展示了一幅巨大的布艺绣花作品,布上针脚细细密密,有鸟、有树、有桂花。“画是我们两位村民绣的,用的是布依族传统刺绣手艺。”李荣芬介绍,“定汪村里基本人人都有技艺,除了刺绣,还有木工、酿酒等,我想如果能够发挥好这些民族特色,我们的村庄会更有魅力。”

  对于如何“移植”葛家村经验,丛志强有了初步的想法。“不能简单照搬照抄,需因地制宜进行改造。但核心内容不变,就是让村民们更新理念、提振自主创新精神,继而生发艺术创造力为乡村赋能。”丛志强说,这一周里定汪村村民有不小变化,大家在实地参观、动手参与中越来越积极,通过实践,其中一位村民还想出了把定汪村口小溪改造成网红景观的点子。接下来,丛志强打算带着葛家村10多名乡建艺术家们一起前往贵州,手把手教当地乡亲们改造村庄,让葛家村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在晴隆定汪生根发芽。

  “我们将以葛家村人为榜样,以文化促发展,把定汪打造成为贵州高原的美丽乡村。”定汪村村民罗云信心十足。(记者 曾毅 通讯员 干杉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