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农业现代化踏出铿锵足音
2021-01-20 09:48:24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路晶森

  原标题:特色产业提质增量,经营主体做优做强——贵州农业现代化踏出铿锵足音

  “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殷殷嘱托,为我省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指明了方向。

  “十三五”以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贵州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市场为靶向、产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实现主要农产品提质增量,现代农业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值连续位居全国前列。

  特别是近三年,贵州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75.59亿元,比上年增长6.3%,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3%,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

  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加法”,从稳粮保温饱到特色求高效

  “这一大片稻田里都养了鱼,等稻穗变黄,鱼儿也长大了,既稳住粮食产量又增加经济收入。”2020年,黔西县中坪镇新厂村村民周启林初夏在稻田里投放鱼苗,秋收实现了稻香鱼肥稳粮增收。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水热条件较好的坝区既是粮食的丰产地,又是实现经济增收的“聚宝盆”。以“稻+”多种稳粮高效模式应运而生,全省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稻米增产高效典型:黎平县“稻+鱼+蛙”亩均产值1.5万元以上,市场供不应求;从江县稻鱼鸭共生示范,香禾糯为主体,呆鲤、田鸭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亩综合产值8250元……

  以“稻+”为引领,贵州推动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田块平整、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道路通畅、生态良好、宜于农机耕作的坝区耕地。至2020年底,贵州建成了501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2018年,贵州省委在全省兴起“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选准茶叶、蔬菜、食用菌、水果、生猪、辣椒等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12位省领导领衔高位推动,念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山字经”。

  目前,贵州辣椒产销全国第一;茶叶、蓝莓、李子、刺梨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食用菌裂变式发展,迈入全国生产第一梯队省份;猕猴桃、火龙果等产业名列全国前茅;百香果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挤进全国前三;太子参产量占全国需求量40%,初具全国定价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居家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曾经的二龙村每家每户都住木房,日子过得苦。后来,村里发展起了茶产业,我把家里的土地租给‘凤香苑’和‘玉龙’两家公司,除了土地租金,我在公司加工茶叶的工资收入每年有4万。”岁末年初,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的茶农徐洪平喜算丰收账,感言“把土地流转给公司,自己安心当产业工人,不用超心反而收入更高”。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在于生产经营方式的现代化——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十三五”以来,贵州在实施农村产业革命中,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作为拉动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带动广大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盘州市火腿加工销售一体化品牌路带动着生猪养殖的发展。不仅让当地群众走进养殖场、走进食品公司成为产业工人,拿上固定工资,通过“仔猪委托放养”“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还带动了1.9万人参与生猪养殖,人均增收1800元。

  地还是那些地,但换了经营主体,效益翻了不知多少倍。如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雁,他们不断推动着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有机重组和优化配置,把贵州农业带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村经济新型综合体异军突起

  辣椒交易最火热的季节,陈太清一直在忙活,“已经连续熬了两个通宵了,这边刚到市场里对接好干椒销售,那边的鲜椒就运过来要及时安排烘干,鲜椒上了生产线,前面的干椒又要马上运到市场找买主……”中国辣椒城里活跃着3000多名辣椒经纪人,他们把遵义辣椒卖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将全球的辣椒运到遵义出售。

  “一产”提质、“二产”提效、“三产”带动,贵州在产业融合发展上狠下功夫,让农产品最大限度拓展增收空间,让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快速转变。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生态优势变经济优势。

  六盘水市目前已形成集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刺梨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已经建成投产的6家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达68万吨,形成“刺力王”“天刺力”“吉梨到”等6个自有品牌,已向市场推出刺梨原汁、刺梨饮料、刺梨果脯、刺梨含片等系列产品。

  从种养业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延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今,贵州涌现出一批食品生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及园区,同时,也创新探索出一条条组织化、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并在广泛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

  ——返乡创业渐成热潮,新型业态迅猛发展。

  新年伊始,位于七星关区电商城里的贵州卡妈农特产品开发集团办公室里,网络直播销售热火朝天。公司负责人、“直播销售明星”吴佳明是七星关区海子街镇人,2012年,她到上海一家公司做外贸。2015年,她随丈夫到奥地利生活,通过快手等平台成了“直播带货明星”。2020年8月,看准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前景迷人,吴佳明回到了家乡毕节,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家乡农特产品,其中销售毕节农特产品超过8000万元。为了进一步做大生意,她投资1000余万元在七星关区打造了全市第一家集加工与直播销售于一体的直播基地,加工车间马上投产,13个直播间已基本装修完成“有了加工基地,我有信心通过网络直播,年销售毕节农特产品1亿元以上。”吴佳明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金忠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