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调整 黄土生金
2018-03-01 10:25:03  |  来源:贵州日报  |  编辑:罗奇波

  今年春天,黔南州各地农村农民种的作物与往年相比有点不同。

  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原本应该在4月份种植玉米的土地上种上了蔬菜、果树、茶树等经济作物。在都匀,刚种下的毛尖茶迎着春风茁壮成长;在福泉,原本种玉米的坡上即将种上产值更高的百香果;在长顺,农民正在精心管理嫩嫩的蔬菜。

  这些经济价值远高于玉米的蔬菜、水果、茶树将大大产生更高的产值,也会提高农民的收入。2018年,黔南州将调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不低于400万亩以上。

  迎着春风播种希望,我们期待硕果满枝的秋天。

  新闻提示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在黔南大地上,人们迎着春天的阳光里在黄土地上播种一年的希望。不同的是,今年,人们种的传统粮食作物玉米少了,毛尖茶、蔬菜、精品水果等经济作物多了。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了嘛,种玉米赚不了几个钱,种蔬菜比种玉米有‘搞头’多了。现在我们是哪样能多赚钱我们就种哪样,只要种得好,黄土地也能‘生黄金’。”在龙里县湾滩河镇园区村种植香葱的村民岑群笑着告诉记者。

  的确,同样一块土地,如何发挥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让群众获利更多?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

  2017年以来,黔南州按照中央、省、州一号文件精神部署,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业与大生态、大扶贫、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以调结构、上规模、创品牌、占市场为主要任务,融合农业一二三产,大力实施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黔南州农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02亿元,增长6.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5.1%,非粮占比达90.9%,畜牧业占比达2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46元,同比增加10.2%。黔南州农业增加值、非粮占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黔南州农委总经济师李琼芬介绍,这组数据折射出黔南州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量绿色优质农产品得以“泉涌”发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黔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州初步形成了以都匀毛尖茶、龙里豌豆尖、罗甸火龙果、长顺绿壳蛋鸡、荔波蜜柚、贵定食用菌、三都水晶葡萄、独山铁皮石斛、惠水金钱橘、福泉金谷福梨、平塘四月桃、瓮安肉兔等地理标志产品为代表的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2017年12月,黔南州下发了《关于调整优化2018年全州玉米种植结构的紧急通知》,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降低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和区域。据悉,2018年,黔南州将调整减少玉米种植面积不低于400万亩以上,其中旱地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325万亩。

  减少的玉米地种什么?黔南州将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工程,助推“一县一业”产业发展。重点抓好茶叶、刺梨、蔬菜、果品、烤烟、中药材、畜牧等特色优势种养产业,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毛尖茶、火龙果、刺梨、绿壳蛋鸡生产基地,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州和“珠三角”优质特色农产品保障供给基地。同时,做强生态茶产业,以中低产茶园改造为主要措施建设标准化茶园80万亩;做特生态蔬菜产业,以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为抓手,建设蔬菜基地面积100万亩;做精精品水果产业,建设标准果园80万亩;做优生态畜牧业,打造南方山地生态畜牧业大州,出栏生猪410万头,出栏生态家禽2300万羽,存栏牛、羊各100万头(只)。

  为了让优质农产品有畅通的销售渠道,黔南州还将加快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销售;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春风温暖,期待收获的秋天。(记者 梁晓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_13_1235

市州栏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