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蛋书记”的产业诀
贵州日报  2018-05-14 14:29:06

  小小“鸡蛋”怎能变“金蛋”?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柿坪村的干部群众给出了答案——

  靠着林下养鸡项目的全覆盖,2017年,柿坪村减贫68户242人,从贫困村中出列,村民们第一次尝到了分红的甜头,贫困户人均500元,非贫困户人均100元。

  见效快、全覆盖,柿坪村搞产业诀窍在哪里?

  “哪里有什么诀窍?靠苦干!”板溪镇党委书记张军回答。

  在板溪镇,地形破碎、山高谷深的村寨不在少数,柿坪村是板溪镇18个贫困村中的深度贫困村,500亩耕地中仅坡耕地就占了85%,2014年贫困人口达153户595人,2017年初,仍有78户280人。

  “穷,顿顿包谷洋芋,饿不死,富不了,也不是没想过办法。”38岁的柿坪村村主任余勇感叹说。

  1998年,一场大暴雪把余勇的100余只羊冻成了“冰棍”,为偿还数万元损失,他索性跑到贵阳务工,靠着一番打拼开起了一家小超市,总算站稳了脚跟。

  脱贫攻坚进入冲锋时期,板溪镇为尽快“啃”下柿坪村这块硬骨头,镇党政班子成员、农技专家为柿坪村的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开出“发展林下养鸡”的药方。

  大多数群众持观望态度,余勇养殖失败的经历仿佛就在昨天,万一失败,岂不是揭开锅盖见了底?

  群众在盼,干部要干。余勇与村支书何明想到了一块,何明向亲戚借了8000元购买鸡苗,胆子大的村民杨再红也借了5000元购买了鸡苗,陆陆续续有零星散户也加入蛋鸡养殖。

  植被好,水源充足,村里的蛋鸡很快有了收获,三人又喜又忧:喜的是产蛋率稳定后,一天要收捡1000个鸡蛋;忧的是没销路,没品牌,鸡蛋全靠零售,消费者不买账。

  正是七月盛夏,天气炎热,酷暑难当,眼看鸡蛋越堆越多,何明有苦说不出,杨再红的心凉了半截。

  “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产业,不能就这么败了。”张军带着技术人员在村里蹲了一个下午,挖原因、找办法。

  “人家是来帮咱们的,再穷不能亏了干部。”杨再红夫妇一合计,张罗大家吃顿家常便饭。

  在村里,不吃一口农家饭,会被群众说看不起这个家。菜端上桌,张军和干部们却迟迟不忍动筷子,心里像倒了一瓶醋。

  为啥?西红柿炒鸡蛋、蒸鸡蛋花、青椒炒鸡蛋……一桌五六个菜,个个离不开鸡蛋!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饭桌上,张军给大家鼓气,一要明确专人,租用门面卖鸡蛋,形成固定销售网点;二要养殖大户带着鸡蛋去县里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送鸡蛋,争取支持;三要在书画广场等人流集聚的地方现场煮鸡蛋卖,在群众中形成口碑营销……

  几天后,张军率领3名班子成员和10名干部带着能人大户,拉着鸡蛋、液化灶到市、县广场、农贸市场现场推销,扯开嗓子推销鸡蛋。

  2000多个鸡蛋送出去了,柿坪土鸡蛋名号打响了,张军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鸡蛋书记”。

  “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大小也是个干部,有点不好意思。”张军说,后来一想,帮贫困户卖鸡蛋,脸皮厚点也没啥,如果鸡蛋卖不出去,我这张脸才真不知道往哪里放。

  “产业发展八要素要落地落实,不下苦功夫不行。”为让养鸡项目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精准,张军扎进村里调研上百次,群众会开了无数次,草稿纸都划了一大摞。

  目前,柿坪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了双创产业党支部,发展林下养鸡26000只,建设圈舍80个,生态林下养鸡模式已在板溪镇镇10个村推广开来。

  夕阳中,回望青山掩映下的美丽村落,一座座蓝色鸡舍和满山遍野奔走的山鸡正在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宝贝,一幅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新农村产业发展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这是最朴素的基层经验,“鸡蛋书记”让人们看到,心里装着群众的创业型好干部,群众心里也会记挂他。(作者 马刚 杨聪  金秋时 )

编辑:罗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