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 地化所带您走进“秘密”世界
人民网  2018-05-21 09:29:37

(要闻)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 地化所带您走进“秘密”世界

  5月19日,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的主题,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吸引了贵州省内各大高校、重点中小学校及科研院所的师生、职工,以及市民们千余人来所参观。同时,活动首次采用了网络同步直播的方式,超过3.1万网民共同凝听了欧阳自远院士的科普报告。

  地化所于2014年10月从观水路搬迁至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西路99号新所址,占地160余亩,一期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科研园区投入使用。当天,地化所崭新的科研园区和实验大楼,以及各大型科研设施向公众开放,在向公众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上午10点,欧阳自远院士为参观者带来题为《中国的探月梦》的科普报告。欧阳自远院士运用大量的数据、图像以及动画演示,对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人入胜。

  活动当天,参观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批进入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以及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在科研人员的讲解下,通过科普展板、趣味实验等多种形式获知到各实验室所涉及的领域。

  稀有气体实验室、热电离质谱实验室、扫描探针显微镜实验室、等离子体质谱仪实验室、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实验室、DS6×1400高温高压实验室、快速内冷淬火高压釜实验室、YJ3000吨高温高压实验设备、空间尘埃模拟系统等近30个实验场所让参观者们看到了各类实验仪器设备,了解到地球化学学科研究的相关内容。此外,矿物岩石陈列馆很受欢迎,参观者们近距离接触了解到上千种矿物、岩石、矿石,以及陨石、月球土壤等标本。由科研人员、职工和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们通过耐心讲解和示范,生动地揭示了地球化学的奥妙,让参观者兴趣盎然、热情高涨。

  活动中,地化所免费向参观者们发放了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与丰富多样的图片,对月球知识、火星生命、小行星撞击等天文知识,以及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生态等环境知识等多项话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向大家介绍了陨石、月壤、金属氢等一系列科普知识。(陈娟红)

  链接:

  地化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地化所”)于1966年在贵阳成立,主体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北京搬迁而来。

  建所以来,地化所努力前进。重视学科建设,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以矿床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天体化学、实验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为主的地球化学学科体系;重视队伍建设,是我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在所学习和工作的12位科学家先后当选院士;重视实验室建设,是全国建立了两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少数科研机构之一;重视学术交流,创建了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为推动全国同行的学术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视科技创新,取得了包括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化所目前设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研究机构,具有一流且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研究设施。地化所现有在职职工(含项目聘用)395余人,其中科技人员195人、科技支撑人员12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7人;全所进入创新研究院70人。目前承担有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等重要项目500余项。

  地化所主要开展地球和行星演化、地球各圈层物质循环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以发展地球化学理论和应用体系,提升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  

编辑:罗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