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贵阳,天朗气清,山青水绿。行走在筑城大地,城乡风光令人目不暇接,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长卷徐徐展开。这是美丽中国的生动样本,也是我市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累累硕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聚焦“生态美”,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筑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底色愈发靓丽。
如今,贵阳市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肩负起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带头写好“绿色文章”,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画卷”中安居乐业。
知行合一
凝聚磅礴“绿色合力”
30年如一日,八旬“护水奶奶”雷月琴沿着南明河察看污染源头、捡拾垃圾、手绘南明河污染地图,“心中有条清澈的南明河”,是她日夜巡河的不竭动力。
默默造林护林28年,观山湖区三堡村村民陈维清无偿将承包的1718亩国有林地交还政府管理,“毁林要遭报应,造林可享幸福”,是他植树造林的心得体会。
扮靓红枫湖,穷村变富村,清镇市红枫湖畔大冲村村民邓勇坚持生态发展理念,“种茶种菜不打农药,生活污水都进处理池”,是他鼓起腰包的“独门秘籍”。
……
在贵阳,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城市家园,已经成为绝大数市民的共识。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顶层设计先行。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全国首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并坚持每年对该条例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还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对我市贯彻执行《贵阳市南明河保护管理办法》、《贵阳市环城林带建设保护办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对“一河百山千园”建设情况开展视察,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凝聚磅礴合力。贵阳持续开展相关活动,让市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
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增加市民参与感。多年来,贵阳坚持开展“义务植树”、“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爱鸟周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六·五”环境日、“6·18”贵州生态日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开展生态文明评选比赛活动,提高市民荣誉感。贵阳通过组织举办“美丽贵阳”生态文明征文比赛,以及开展“森林城市·绿美贵阳”摄影活动、儿童环保剧比赛、播放“生态人物谱”宣传片等,让市民意识到,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环保出力,都是值得点赞的行为。
开展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市民认同感。仅2017年,贵阳市就组织2000余名生态文明志愿者,围绕环保政策法规、野生动物保护、文明祭祀、辐射安全、垃圾分类等,开展了宣传服务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及宣传用品上万份。
……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贵阳始终保持“知行合一”。
如今,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贵阳,正在以“绿色”为指南针加速奔跑——
天更蓝。贵阳完成了《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修订工作,建立完善贵阳市环境保护红黑名单制度;结合实际,将2016年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进行扩大,“禁煤区”由一环扩大至二环及观山湖区主城区、云岩区未来方舟小区、乌当区保利温泉小区等范围。
水更碧。贵阳在全省率先推出民间河长与政府河长“双河长制”,共设立市级河长32名、县级河长149名、乡级河长417名、村级河长1296名,实现所有河流(水库)全覆盖。
地更绿。贵阳制定出台了《贵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市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初步建立污染地块环境管理机制,对辖区内已关闭的重点行业企业进行排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强化污染地块修复与治理中的环境监管。
……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当前,400多万贵阳人,已成为环境保护法律义务的自觉履行者、美丽环境的坚定捍卫者、爽爽贵阳建设的积极践行者。
做好“加减法”
实施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乎民生的硬仗,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都是贵阳全体市民的共同期盼。
近年来,贵阳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像珍爱生命一样珍爱生态环境,做好“加减法”,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推广清洁能源使用,贵阳在行动。近年来,贵阳进一步加强全市天然气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县县通天然气;积极协调风电建设项目手续办理、建设工作;配合汉能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太阳能利用。
开展城市扬尘污染控制,贵阳在行动。近年来,贵阳引进并投入使用新型绿色环保渣运车170辆;成立贵阳市渣土运输行业协会,吸纳43家渣土运输企业成为协会会员;完成1530辆渣土运输车辆信息备案登记及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工作,纳入贵阳市渣土监控平台实施24小时远程监管。
全面实施劣五类水体治理工程,贵阳在行动。近年来,贵阳综合采取截污、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措施,使金钟河、麻堤河、小黄河、小河等水体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
加大生态恢复与建设力度,贵阳在行动。仅2017年,贵阳就完成营造林面积16.45万亩,其中,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6.77万亩,退耕还林3.5万亩,市级植被恢复费项目1.62万亩,县级植被恢复费项目4.49万亩,市级财政专项造林0.07万亩;全年完成义务植树任务650万株。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的过程中,贵阳不仅全面做足“加法”,更在极力做好“减法”——
化解过剩行业产能。对贵阳闽达钢铁有限公司和贵阳长乐钢铁有限公司两家钢铁生产企业共计50万吨“地条钢”落后产能进行了淘汰,并通过国家验收。
处理过剩行业在建项目。依法对贵州博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长冲煤矿、花溪区燕楼乡兴达煤矿、贵州鑫悦煤炭有限公司息烽县永靖镇山王煤矿等过剩行业在建项目进行关停。
持续淘汰燃煤小锅炉。2017年,对云岩区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息烽县贵州太和制药有限公司息烽制药厂、修文县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修文厂)、修文县贵州贵酒有限责任公司、开阳县贵州开阳青利天盟化工有限公司的5台共90蒸吨燃煤锅炉进行了淘汰。
……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实施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按照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旅游价值最大化的思路,贵阳正成为一座全“绿色”、有“弹性”、会“呼吸”的城市。
守住两条底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漫山遍野猕猴桃,园区上班兴致高。6月的息烽县石硐镇中坝村、大洪村,到处可见忙碌的村民。而就在几年前,两村还是典型的贫困村,村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回乡务农,导致2000余亩土地撂荒。
2015年,石硐镇引进公司入驻中坝、大洪两村,发展精品猕猴桃水果产业。同时,两村还将群众家庭环境卫生、乱砍滥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保护生态的行为纳入村民考核。
2017年,不算土地入股分红,中坝、大洪两村猕猴桃水果产业园区就共用工65600次,发放务工工资720万元,促进农民年人均增收1.92万元。
昔日千亩土地成荒土,今朝观念一转土生金。中坝村、大洪村的变化,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多年来,在“两山”理论实践的过程中,贵阳以思路换出路,将生态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以主导产业为引领,带动全市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富裕与美丽的双赢。
乌当区羊昌花画小镇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充分利用本地生态优势,发展切合实际的产业,建成集科普、休闲观光、生态体验等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吸纳云南、福建、广东等省多家企业落户,带动1100多户村民在园区创业、就业、增收,实现了发展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修文县发展猕猴桃产业,开阳县发展生态茶产业,清镇市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息烽县发展经果林种植和生态家禽养殖……在贵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案例还有很多。
有志者事竟成。贵阳实施绿色发展策略,尝到了收获的喜悦——
2017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47天,优良率达95.1%;森林覆盖率达48.66%。
2017年,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9%,成为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和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37.96亿元,增长11.3%,经济增速连续7年位居省会城市前两位。
2017年,新增城镇就业23.19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32157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4263元,增长10%。
……
未来,贵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贵阳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龙震宇 彭刚刚 廖黎明)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