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履职的五年,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开启实施了“十三五”规划。
回首过去五年,我省残疾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残联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残疾人事业多头并进、成效显著,残疾人获得感不断提升。
残疾人工作改革创新推出新举措——
过去五年,我省初步建成“残疾人综合信息数据库”,顺利推进“贵州残疾人智慧服务云建设项目”。推动“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残疾人公共服务集中办理,开展“互联网+残疾人公共服务”。创建政府残工委年度评价机制,健全政府残工委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各级各相关部门凝共识、聚合力,善作为、求实效,极大促进了事业发展。
残疾人民生福祉改善实现新跨越——
齐抓共管、同频共振,多部门多措并举合力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全省16.3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取得标志性成果,近60万人次残疾人受益;实施“百千万”创业就业工程,多形式培训残疾人7.72万人次,新增残疾人就业5.27万人;实施精准康复,26.4万人次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开展助学行动,1948名学龄前残疾儿童、2345名在校高中(中职)和大学残疾新生得到资助;对4172户残疾人危房改造进行补助,为4143户贫困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按时足额发放残疾人燃油补贴3609.71万元,残疾群众获得感大幅提高。
残疾人事业发展载体再上新台阶——
创建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填补了我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空白;建设贵州康复医院,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战略合作,开辟了残疾人康复“医康养”融合发展新路径。五年来,全省共投入14.51亿元,立项建设省、市、县三级康复、托养机构132个,将建成康复托养床位6000余张。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为我省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
残疾人参与社会迈出新步伐——
更多残疾人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全省每年举办近200场次的文化周活动;残疾人体育取得1988年以来残奥会最好成绩、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全国残运会排名历史最佳,残疾人羽毛球等优势项目异军突起。更多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残疾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各级残联组织的残疾人、残疾人专职委员,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更多残疾人投身脱贫攻坚。全省910个创业就业示范点中,80%以上是残疾人创办或领办的经济实体,他们满腔热情奋战脱贫攻坚,用辛勤的双手实现着人生价值。
在广大残疾人投身时代热潮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了大批榜样人物。有自强不息带动一方致富的王华银,有“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有把残疾人当亲人进行托养照料的老支书杨再练,还有更多的残疾人之家、先进工作者、自强模范、扶残助残集体和个人等典范。
扶残助残力量有了新聚合——
五年来,全省各级残联组织围绕党的大政方针,宣传党和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新举措、新成效,展示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促进全社会更加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通过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助残活动,全省已经登记助残志愿者14515人,五年中受助残疾人达103097人次。全社会爱心助残、真心扶残氛围愈加浓厚。
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作为。第七届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办好特殊教育”重大部署,不断满足残疾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