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解放村撕下“贫困标签”打造“诗画乡村”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18-08-19 17:21:23

  “这一季稻谷丰收,至少可以收获8000斤新谷,除去成本,可以收获五万余元。”8月19日,在稻田里查看稻谷长势的解放村副主任代远富说:“改变传统种植,不以吃为目的,以卖为目的,解放村改种生态红米拓宽致富路径。”

(急稿)贵州黔西解放村撕下“贫困标签”打造“诗画乡村”

贵州黔西解放村的千亩稻田

   夏末秋初,行走在贵州省黔西县洪水镇解放村的田野里,阵阵稻香扑面。这个位于乌蒙山深处的村庄实施“农业强村、旅游活村”思路,借优美村落自然环境之“势”,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美村”“富村”,全村2018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超万元。

  几年前,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距县城仅7公里的解放村村民守着富庶的良田仍受穷。代远富回忆说,2008年以前进出村子几乎连条像样的“毛路”都没有,一些村组很多时候都是靠人背马驮。

  2008年,村里第一条水泥路开始修建,也是这一年,解放村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一类示范项目核心区,村民开始种植优质水稻和油菜,还成立了水稻标准化生产协会。

(急稿)贵州黔西解放村撕下“贫困标签”打造“诗画乡村”

贵州黔西解放村的千亩稻田

  种植能手代远富种了几十年水稻,当农业专家来教授现代种植技术时,他感觉“很新鲜”。“栽秧顺田湾,农药胡乱打”的“土办法”变成了拉绳测间距栽秧,不打农药物理防虫,多用菜籽油油枯、农家肥等绿色肥料的“新技术”。

  传统种植方式变革后,解放村的水稻不断“增量提质”。平均亩产从原来的800斤,增产到现在的1300斤左右。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大米价格飙升,从每斤2元提高到6元起。

  代远富家的10余亩水田每年6月至10月种植优质水稻,11月至来年5月种植优质油菜。代远富说,每年土里的纯收入就有5万元,虽然土地全年无休,但“绿色种植”让土地不疲劳、不板结。目前,解放村水稻种植面积为1500亩,生态标准化生产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除农业种植外,乡村旅游是解放村村民增收的另一重要“支柱”。洪水镇人大主席、解放村第一书记张浪说,2008年至今,解放村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进行村庄整治,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并修建起500余栋黔西北特色民居。

  路通人来旅游旺,镇里对15家“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并在7公里河岸两旁种植了3000多株杨柳和1000多株蓬翠竹,将解放村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柳岸水乡、诗画乡村”。

(急稿)贵州黔西解放村撕下“贫困标签”打造“诗画乡村”

贵州黔西解放村的千亩稻田

  村民高斌是村里较早吃上“旅游饭”的人,他的“农家乐”远近闻名。“搞农家乐,政府有补贴和免费培训。”高斌说,村里的旅游越来越火,农家乐生意也不错。一年接待已经过万人,年收入20余万元。

  8月,洪水镇解放村千亩水田里绿浪翻滚,沿河杨柳低垂,洒下清凉。数百栋青瓦白墙、花窗楼阁的黔西北民居点缀山水之间。经过三十年持之以恒脱贫攻坚,解放村已经由吃不饱饭的贫困村变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景美、村富的解放村田园画卷在夏末秋初的乌蒙山大地渐次舒展开。

  较之于乌蒙山区常见的石漠化风貌,解放村因水源丰富而别具水乡特色。洪水河和蔡家河2条河流在解放村交汇,2350亩耕地土质肥沃。在洪水镇党委书记李民赋眼里,解放村依山傍水、乡景宜人,是柳岸水乡、乡愁田园。

  农业为乡村旅游增添了田园风光,旅游为观光农业创造了附加值。李民赋认为:“乡村旅游是解放村未来发展机会。”(黔西县委宣传部)

        

编辑:杨丽芳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