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萝卜成熟上市的季节,瓮安县猴场镇金竹村双泉大坝的20亩萝卜喜获丰收,群众笑开颜。
日前,笔者来到猴场镇金竹村双泉大坝蔬菜种植基地看到,绿油油的萝卜苗铺满了田地,20余名村民正在基地忙着采收萝卜,大家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金竹村位于瓮安县猴场镇东南面,距瓮安县城16公里,辖区内有23个村民组,2331户8734人,耕地面积16392亩。金竹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也是二类贫困村。2017年,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5户,1828人。县旅发委驻村工作队来到金竹村以后,摸清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之后,便与村支两委商量,决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于是,金竹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鼓励党员致富能人领办、创办产业示范基地,推广“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发展模式,根据“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原则,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
在发展产业中,金竹村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建促示范;坚持因地制宜,实现荒地变宝地;坚持技术指导,实现农人变能人;坚持市场引领,实现滞销变热销,通过“一促三变”的模式,在村里发展起了蔬菜产业。
新成立的果蔬专业合作社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了部分村民的土地开始种植辣椒、西红柿、萝卜等蔬菜,针对愿意种植的群众,合作社还积极帮助他们找销路。
金竹村村主任助理黄天维说:“我们金竹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双全大坝一共流转了350亩的土地,2018年种了20亩的萝卜,产量还可以。如果每亩按照6000斤左右来计算,大约有15万斤的产量。目前的价格是在5毛钱一斤左右,主要是销往县内的一些配送中心和供县内的批发市场的一些商户进行采购和配送。”
目前,通过发展蔬菜种植,村里培育党员致富能人12名、种植大户10户,辐射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实现可支配收入50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富起来。
熊华菊是金竹村水井湾组建档立卡户,今年已经62岁,她的老伴已经过世,其儿子在外务工,她这些年都是一个人在家带孙子。由于缺乏劳动力,家中的4亩地一直荒废着,这次把土地租给合作社,土地、务工、分红加起来,收入比往年增加不少。
“我们以前的土地自己种植,做烤烟风险大,做稻谷收入低。现在,我们土地租给他们做蔬菜600元一亩,我们也出来做工,70元钱一天,年底还有分红。”熊华菊激动地向笔者说道。
同时,金竹村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还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项目,建成一个占地40亩的集产品交易、物流运输、保鲜、冷藏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这样一来,村民们就可以根据时节调整种植结构,保证一年四季土地上都能产生收入。
“现在我们萝卜采收了以后,主要种植西红柿、辣椒还有豇豆、小青瓜、西葫芦之类的产品。我们将带动更多的农户和我们一起种植,把我们的产品达到一定的量,直接发往广州的江南市场进行批发。”黄天维对村里的产业十分有信心,还向笔者介绍了未来的规划。(作者 李航 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