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者从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流长乡获悉,该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精准扶贫中的政治引领和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互动互促、同频共振,为基层党建注入了新活力。
据了解,流长乡党委按照“区域覆盖、优势互补”的基本思路,将全乡27个村(居)整合成立3个联村党委,分别由乡党委、政府、人大主要领导担任党委书记,选派政治素质好、善抓扶贫工作、调处矛盾纠纷能力强的站所负责人、优秀村干部担任联村党委副书记,包村站所负责人、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作为联村党委委员,打造农村“联村党委”党建工作新模式。
同时,通过下派干部与各驻村工作组一起深入开展调研,摸清掌握村情组情民情,形成调研报告;按季度开展同步小康驻村“一述两评”工作,定期开展驻村干部履职研判,确保真蹲实驻。并将专业技术强、致富本领强、带动能力强的致富能人集中起来,成立村级领办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此外,该乡充分挖掘从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专业人才、自由创业者等资源,在26个村组建乡亲志愿服务团,着力破解农村发展中人才、资金、信息匮乏等难题;以党组织为核心,有效整合辖区机关事业单位资源,合力帮带,推行“班子+干部+贫困户”模式、“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党员+能人+贫困户”模式,激活乡村资源。(作者 龙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