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六大工作为着力点 筑牢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贵阳日报  2019-01-10 10:50:48

  “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一品一业、百业富贵’的发展愿景,这为新时期贵阳抢抓机遇,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近日,贵阳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宋旭升说。

  作为调节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和管理的职能部门,市工信委将坚守和践行“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紧盯中高端消费和中高端制造,以“千企引进”“千企改造”“万企融合”为主抓手,大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培育一批中高端制造业集群,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将贵阳打造成为具有贵州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以高端、集约、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

  加快发展以中高端制造为重点的实体经济,是贵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发展中高端制造业本身就意味着对产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的培育,意味着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发展路径,意味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方向。宋旭升说,针对《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到2020年,以中高端制造为重点的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到2025年,以中高端制造为主体的工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到2035年,形成以中高端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3万亿元以上”的发展目标,市工信委已经提前进行了六大工作布局——

  持续推动“双千工程”实施,增强工业发展后劲。面向北上广深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力开展工业招商,紧盯中高端消费品,引进一批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产业、产品;通过强化政策引导、谋划实施一批重大转型升级项目,持续推进“千企改造”,重点推动全市纳入改造范围的647户工业企业率先实现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推动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军民融合及特色食品四个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培育汽车、电子信息制造、医药、新材料及节能环保五大战略新兴产业。

  深入推动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构建数据驱动的工业新生态。 (下转3版) (上接1版) 重点抓好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申报和建设工作,同时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重点领域,全力打造国家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打造一批工业APP,重点抓好贵阳市非公经济服务平台、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建设。

  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重点围绕政策落实、金融服务、降本减负、扩大民间投资、营商环境整治、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加快编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缓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题。

  强化融资体系建设,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和支撑能力。在用好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等金融政策工具的基础上,全力谋划打造贵阳市的产业金融体系,更好地助力“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的实现。

  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工业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建立以大数据为手段的重点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机制,大力支持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化发展。

  宋旭升说,2019年,市工信委将以六大工作为着力点,狠抓工业经济平稳发展、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工业投资增速达到25%,新增上规企业100户。 (作者 白雪)

编辑: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