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1点多,结束了一上午的走访工作,刚回到村委会的黄果树镇盔林甲村驻村第一书记韩磊,扒拉了几口饭后,又拿上笔记本,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是1月8日,笔者在盔林甲村见到韩磊时的场景。
2014年,盔林甲村还是黄果树镇唯一的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4.98%。2015年,安顺市旅发委对口帮扶盔林甲村,连续派驻两轮驻村第一书记到盔林甲村开展帮扶工作,村里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
2018年10月,韩磊接过接力棒,成为安顺市旅发委第三轮派驻在盔林甲村的第一书记。为尽快进入扶贫干部的新角色,他白天走访群众、谈想法,晚上学习政策、想办法。驻村仅72天,笔记本记了156页。
“脱贫成果需要不断巩固,我不能放松啊!”韩磊告诉笔者,眼下,村里年出栏100头优质肉牛的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必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给群众带来实惠。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进程中的关键。但在走访村民后,他发现很多村民并非不想发展,而是“不敢”发展。
“无论是现代化养牛还是种植花椒啥的,都需要技术,我们啥都不懂,万一失败了,反倒不如以前有那几斤包谷,至少饿不死。”不少村民道出了心声。
韩磊深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而且必须带着农民一起干。在村级平台公司的基础上,他积极咨询、对接各级畜牧部门的技术人员,申请争取安顺市旅发委、东西部协作资金共计120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发展肉牛现代化养殖和饲草种植。同时,遵循自愿参与、自己栽种、自己管护的原则,他带领村支两委鼓励、组织村民自发种植花椒200亩。
如今,占地面积122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300余亩的柠檬,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项目……一项项产业的落地,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在一座座山头开花结果,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在这片土地上初见雏形,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2018年,盔林甲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004元,贫困发生率降为1.83%,顺利摘掉了“贫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