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辞旧岁,欢欢喜喜贺新春。在“万户灯笼红似火,全家笑意暖如春”的节日里,挥洒一副春联张贴在大门上,既是欢乐、祥和、幸福的标志,又是对过去一年的丰收总结和对来年新生活的追求与展望。
古人张贴春联,能书即书,不能书就请文气奔放的书生代劳,以达到展现自我的目的。若有一副构思精巧、内涵丰富、表现力强的春联贴在大门上,会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鉴赏,甚至有些会传为历史佳话和浪漫故事。正因如此,过去有不少文人背起笔墨到处游走,帮助民间写对联。
近年来,春节未到,商家印制的春联早已铺天盖地,满街堆卖,一副结构相同、笔法一样、内容不变的春联可以席卷千家万户。有人为了节省写春联的麻烦,索性花点小钱随便买几副敷衍了事。殊不知,有的印刷体春联不仅对仗、平仄等不合要求,甚至出现病句现象,更不要说与自家的追求、发展、期望等相吻合了。所以,春联宜书不宜买。那种没有新意、没有个性、没有艺术价值的春联,还不如买上一两张红纸,自己书写或请他人挥毫,无论字的好坏,手写体总是很温馨的。
2019年春节未到,六枝特区大用镇大用村坐轮椅19年的贫困户王芝龙,早已想好两副对联:“家好儿女好吃穿都好,国好政策好住房也好。”横批:“国好家好”;“得一天过一天要看明天,要人心换人心将心比心。”横批:“开心好过”。对联虽然不工整,但能反应自己的心声。他请镇上挂村书记陈琳帮忙找人代书,以便春节前张贴。当地书法家余万林接受任务后,很快帮这位特殊贫困户书写送去。王芝龙对笔者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形势好,我一个残疾人每月得480元的生活补贴,很感动,所以,我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副对联,以表达感恩心情。”
春联是春节的眼睛,主人通过它,可以展示自己的理想抱负、欢乐心情、修养成果等;旁人看了,也可以了解主人家的行业追求、文化底蕴、情感内涵等。因此,春节期间,认真构思一副好春联展示自己,不仅情趣高雅,意义还十分深远。自己书写或请人代写春联有几大妙处:一是春联弥漫着浓浓的年味;二是真正代表自家的个性特点,真实感情得到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