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公布的2018年“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中,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村支书左文学入选。这更加激发他带领村民奋斗的热情。他说:“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和发展,我们村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发展劲头越来越足。”
5年前,塘约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水凼凼、烂石墙,外出打工留爹娘”“泥巴路儿没法行,干部说话无人听”“人人争当贫困户,户户争要救济粮”等顺口溜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
2014年6月,塘约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灾后的塘约,千疮百孔。作为村支书,左文学千方百计,发动村级班子寻找突破困境的路子,仅2天就组织群众组建起合作社,并发动10名村干部以个人名义共贷款110多万元作为合作社启动资金,为组织农户抱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优化和放大组织功能,左文学把11个村民组划分为4个网格,并建立党支部,在村民小组建立党小组,形成党组织“网状”组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村子要发展快,必须党支部来带。”强化党组织建设,这是左文学的“法宝”。为了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他带领村干部探索实行积分制、“驾照式”管理,建立群众评议制度,让群众打分监管村干部和党员。分值与报酬挂钩,低于60分的不合格,村组干部撤销职务。这一举措充分发挥了村组干部和党员作用。
如果说“驾照式”管理激发干部的干事劲头,那么“红九条”成为规范村民行为、凝聚发展正能量的关键一招,其中规定:除婚丧嫁娶外,其他任何酒席都不得操办,村民也不得参与除婚丧嫁娶外任何酒席的请客和送礼,以及为操办酒席者提供方便……这减轻了村民的负担,引导群众创造文明的生活环境,也同步提高了村民的文明意识。
随着党组织强起来和村民发展意识的提升,左文学一门心思谋发展。在安顺市率先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财产权“七权”同确。紧接着,通过资产抵押贷款、土地折价入股等方式将全村分散的资源汇聚起来,由合作社统一进行规模化的种植和销售,经营收益按照合作社30%、村集体30%、村民40%的“334”模式进行分成,对于贫困户,采取占“干股”分红的方式全部兜底,确保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蔬菜1643亩、浅水莲藕500亩、经果林1750亩。同时创办运输公司、劳动输出公司,成立妇女创业联合会等组织,村民各展其长、各尽其能,人人有事做、有钱赚。群众既有入股收益,又有务工收益。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鼓了村民钱包。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312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1200元。
如今,塘约村在左文学的带领下,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变。
“这几年,我们村在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等方面走出一条村社一体、抱团发展、脱贫致富的‘塘约道路’。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改革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巩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带领全村群众,走好我们的‘塘约道路’。”对于未来,左文学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