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顺市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 产业成链 大坝生金
贵州日报  2019-02-21 15:42:13

  人物小记:陈大兴,安顺市西秀区大坝村村支书。从1996年开始,他带着村民努力奋斗,从野果子到高端酒,从破瓦房到小别墅,让贫困村脱变为示范村。

  带着村民,将一枚小小的野果子,变成了发家致富的钱袋子,让大伙开上了小轿车,住上了小别墅,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  

  他,就是安顺市西秀区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带领大坝村从贫困村走向率先小康示范村。  

  种玉米等传统作物无法摆脱贫困。早在10年前,陈大兴就在寻求替代产业。  

  2008年,陈大兴种下了80亩金刺梨。2011年,金刺梨获得丰收,亩产达1000公斤,前来收购的商贩络绎不绝,价格甚至攀升到每公斤25元。  

  那一年,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金刺梨适应性强、生长快、耐瘠薄、耐旱,适合大坝村;营养价值高,能满足人们追求健康、生态产品的需求,市场空间大。  

  此后,大坝村23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金刺梨,同时建起育苗大棚20多个,成为安顺种植最早、规模最大的金刺梨种植基地。  

  发展金刺梨成为一条稳定的致富路。到2013年,大坝村人均增收近1万元,家家户户建起了三层小别墅。  

  金刺梨的种植规模上来了,却又遭遇市场价格的较大波动。2015年,安顺5万亩金刺梨进入盛果期,但是市场收购价格却持续低迷,降到1元左右。  

  这样的危机,陈大兴早有意识。他认为,必须发展金刺梨深加工,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果酒对于调节人体心脑血管功能有积极作用。”陈大兴认为,果酒市场前景广阔。  

  早在5年前,大坝村酿酒厂就建起来了。从小作坊起步,通过技术改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发展等,发展成为拥有5000吨发酵型果酒生产线的贵州大兴延年果酒有限责任公司。产业链条的完善,解决了安顺市2万户种植户的金刺梨销售。现在,陈大兴正谋求树立品牌和文化,持续带动产业提质升级。  

  深加工虽解决了鲜果的销售,但果酒的市场营销跟不上,同样会阻碍产业发展,影响种植户的收益。  

  陈大兴深知这一点。一方面,大坝村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金刺梨产品展销会,组织村超对接,让金刺梨果酒进驻永辉、北京华联等大型连锁超市;另一方面,努力请进来,举办中国(安顺)金刺梨节、金刺梨赏花节、消费扶贫推介会等活动。2018年1月,与西秀区上百名企业家签署金刺梨果酒购销意向合同,金额达2135万元。  

  “好的产业很多,可是中途失败的也多,产业的生命力就在于人是不是能想得长远。”陈大兴说,乡村旅游、温泉度假、洞藏酒庄、森林康养等更符合市场趋势的服务业,便是大坝村下一步的发展蓝图。(作者 方春英)

编辑:孔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