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贵州机遇
贵州日报  2019-02-22 15:07:35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贵州旅游业、大数据产业、农村产业革命等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抢抓机遇应当成为我省干部群众推动贵州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状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给贵州发展展示了新的带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强调“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加强交流合作”,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政治担当,为我省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交通优势将展现出新的发展活力。贵广高铁已将贵阳与广州的行车时间缩短到4个多小时,被称为粤桂黔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大通道,贵阳直达香港的高铁也仅需5个半小时。粤港澳大湾区将通过高铁等交通条件实现空间布局,比如,发挥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功能,就将要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依托高速铁路、干线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贵州已成西南高铁交通网的重要枢纽,县县已通高速,村村已通客运,“组组通”硬化路即将完成,交通优势将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再创发展佳话。  

  旅游业持续“井喷”态势遇到新的源头活水。贵广高铁已成广东人周末和节假日前来旅游休闲的快速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大定位是开发高铁“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一方面大湾区的旅游对贵州有一定辐射作用,另一方面贵州的独特旅游资源有着强烈吸引力,措施得当就能把家门口的众多游客引进家里来。  

  大数据产业有了新的拓展空间。贵阳正在成为中国大数据“硅谷”,大数据融合正在对贵州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湾区建设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集成应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等。贵州可以以大数据为主打,与大湾区进行科技创新的合作,在科技创新与转化运用的链条中进行分工协作。  

  农村产业革命获得新的发展前景。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早已进入广东市场,辣椒等一些品种已经形成市场品牌。大湾区建设将支持港澳参与广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信誉农场”建设,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贵州应当与大湾区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发展萃取等先进技术的深加工产业,借助大湾区的市场网络将农产品推向国内外。  

  贵州与广东的合作水平有了提升契机。广东是贵州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流入地之一,广东帮扶贵州已有20多年。深圳是长期对口帮扶城市,在大湾区的地位是发挥香港—深圳的极点带动作用,作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将发挥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正在对口帮扶毕节、黔南的广州,也将发挥广州—佛山的极点带动作用,也是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将发挥核心引擎作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叠加,为贵州与广东进一步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机遇稍纵即逝,抢抓机遇应当成为我省干部群众推动贵州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状态。要在思想观念上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界限,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规律,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就要将大湾区充分考虑在内,用实际行动推动贵州与大湾区市场互联互通,形成合作紧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贵州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之路,虽然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才能走出来,但这条金色大道宽广长远又美好。(作者 伍少安)

编辑:孔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