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百花齐放 乡村生机勃勃
贵州日报  2019-03-11 10:22:24

  人勤春来早,春风暖人心。随着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号角的吹响,六枝特区关寨镇村民都在产业基地里忙碌着,“一村一品”让这块土地处处涌动着蓬勃的生机。

  关寨镇共19个村,是六枝特区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该镇在各村因地制宜,夯基础、布产业、带就业,全力为百姓谋求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绿树成荫,累累果实压弯枝头;产业开花,群众笑脸如春光般灿烂。

  这是三月的荒坝村,这也是幸福的荒坝村。

  曾经这是一个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的典型高山区农业村,完全是一幅“土地荒、群众穷”的模样。

  改变,源自刺梨。荒坝村村支书胡照云毫不思索地给出了答案。  6年前,胡照云的表弟从山东带来的刺梨干,让他深受“刺激”。“当时,100多斤洋芋才卖80元,而一袋100克的刺梨干就值80元,这个对比太扎心了!”从那时起,胡照云就对刺梨“念念不忘”。

  通过实地调研,荒坝村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种植刺梨。2013年,荒坝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三变”模式,动员荒坝村滑石板组70户村民试种刺梨500亩,带领群众走上了发展高效农业的致富之路。如今,荒坝村共种植刺梨1700多亩,带动农户655户2742人增收。

  这边是荒坝变富坝,那边是田坝变鱼塘。

  “你看,好水养好鱼,这两个鱼塘去年为全村贫困户带来了户均约700元的增收呢。”补底村村支书陈诗德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

  陈诗德的自豪来自产业转型的实践——走农旅一体化道路。  2017年3月,补底村整合30亩田坝,修建鱼塘,发展稻田养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垂钓、观赏,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

  去年6月,六枝特区强农公司看中补底村天然的水资源优势,在当地投资1000万余元,修建占地50亩的规模化养鱼项目,为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再等几个月,规模化养鱼场就建好了,到时候大家的日子就更红火了!”看着隆隆作响的施工现场,陈诗德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把把“金钥匙”,开启了一扇扇致富大门。2014年以来,关寨镇通过产业扶贫带动2077户945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57%。

  一个个各具特色的脱贫产业,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荒坝村的刺梨在春风中摇曳,补底村的鱼儿铺就农旅融合的新路,西克村的食用菌撑起了“致富伞”,居都村的核桃、冰脆李长势喜人,荒田村的畜牧养殖业红红火火……(记者 屠琪)

编辑:孔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