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机制优结构 激发区域新动能
贵阳日报  2019-03-18 09:22:07

  春风送暖,捷报频传:去年,南明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9%,增速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0亿元,增长10%,绝对值排名全省第一; 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00502户,排名全省第一;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6.56亿元,为全年目标的102%,被省大数据局列入全省大数据发展第一梯队……

  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的南明区,是如何“突出重围”,取得多个全市第一乃至全省第一的?

  去年以来,南明区创新思维补齐短板,推进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企业焕发新活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通过一系列举措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南明区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创新体制,项目建设再上台阶

  去年,南明区创新思维补齐短板,推进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项目建设等领域改革创新,取得了多个第一。

  在创新投融资模式方面,南明区第一批PPP项目——人民大道一期及配套工程PPP项目、4个再生水厂PPP项目完成签约。为创新土地供应模式,雨高桥棚改项目成功挂牌。

  在创新工业发展模式方面,南明区第一个“大数据+智能制造”项目——南明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式动工,引进鹰明·马力可全国总部项目。南明区第一批新零售项目——盒马鲜生、淘鲜达落户,全区网络零售额达到2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绝对值排名全省前列。花果园服务型数字经济集聚区蓬勃发展,建成“云服务产业化基地”,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在创新营商服务模式方面,建成南明区“智慧共治·社会共享”平台,在全省首创微企扶持手机一键申办,企业“零跑腿”;在全省首创企业注册登记手机申办、在线审批和24小时自助取照全流程办理,企业可“最多跑一次”。

  优化结构,产业焕发新活力

  去年,南明区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优势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让企业焕发新活力。

  南明区通过成立营商环境专班等方式,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在研发创新、工业设计、品牌建设、智能制造等方面加快培育新动能,助力全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去年,南明区引进中国500强华润医药、阿里淘鲜达超市西南区总部、苏宁红孩子贵州总部等16家总部企业,清华同方、台湾联华神通、太一云等60余家优质企业,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等40余家高端服务业企业,新增上规上限企业74家;推动星力百货、家乐福、沃尔玛等传统业态“线上线下”融合,接轨美团、京东等企业开展货物配送。大数据电商产业聚集区注册企业535家,培育引进车网联盟、黔五福等知名电商企业,获评“贵州电子商务十佳示范基地”。新增71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新增数的11%。

  2018年,南明区旅游总收入实现618.15亿元,增长30%;旅游总人数2257.65万人次,增长24.2%。辖区索菲特酒店和铭一酒店分别获评2018年避暑度假精品酒店“金兰级”和“铜兰级”称号。

  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

  去年,南明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其间,南明区推进“三变”改革,统筹推进雨高桥、啤酒厂周边、西湖路周边等10余个棚改“三变”项目,启动实施城市“三变”共享改革项目4个、农村“三变”共享改革项目3个。向南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资2亿元,向新成立的桃李漫投资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资0.5亿元,通过对国有企业注资,逐步实现从管资金向管资本转变,进一步推动区属国有企业改革。

  同时,南明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有力推进。南明区还在全省率先开展政务服务“集成套餐服务”试点,制定实施《南明区乡(社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模板》,并将241个为民办事事项纳入《南明区政务服务事项一本通》。

  此外,南明区还开展商事制度改革,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兑现微企扶持补助500户2250万元,带动就业2044人。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00502户,排名全省第一,同比增长25.31%,区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作者 尹香力)

编辑:孔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