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今天的贵州,处于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时代;处于大浪淘沙,英雄辈出的激情时代。
她28岁。一缕竹丝,一双巧手,把传统竹编与现代元素结合,让这项古老工艺焕发全新生机;一份执着,十年坚持,她从学徒成长为非遗传承人,更是致富带头人。杨昌芹创立的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现有20多名固定员工,其中80%为当地留守妇女,年销售额达300万元;已开办了五期竹编培训班,培训200多群众,解决就业40人。
他37岁。从惠水县烟草局专卖局到岗度镇火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组长。3年驻村,他从繁华走到乡土,从浓绿走到金黄,用专业为百姓谋致富出路,用真情与实干点燃脱贫的烈火,让火阳村“火”了起来。火阳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3%下降到现在的1.56%,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0万元左右。
她50岁。从而立之年走到知天命的年岁,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染霜,十八年如一日,她用青春和热血奉献岩博、守护岩博。带领岩博村村民斗穷山、战贫困,从一个1/3村民没过温饱线、村级债务缠身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一个村集体资产达9200万元,远近闻名的美酒村、小康村。
人民小酒火了,余留芬也火了,芬香更比酒香深。
他55岁。离开浴血的战场,他拖着残缺的双腿在扶贫的战场走了11年。带领退伍军人和当地群众开山、挖路、驮水,茶树终于绿了万家山,荒山石岭化作千亩茶园!思南创业孵化基地现有茶园4000多亩,带动6个国家级贫困村摘掉了贫困帽子,帮助4000多农民从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增长至近万元。
脱下戎装,解甲归田,他仍是“独行”的英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减少贫困人口768万人,减贫人数居全国第1,他们正是这项壮举的创造者。只要贵州脱贫攻坚的战役尚未彻底胜利,他们的每一天都将继续战斗不止。
青山不改 初心无悔
贫困不除 誓不罢休
——谨以此片致敬每一位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作者 高航 周璇 罗玉青 冯相清 刘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