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干部上次来走访,把我的困难记在本子上,没多久就落实在行动上了。”近日,德江县桶井乡金盆村村民杜显成看着自己的新家,难掩激动心情。
此前走访杜显成家时,帮扶干部熊劲松在随身携带的“民情日记本”上写道:“金盆村六组杜显成老人房屋成危房,不能继续住人……”随后他把这一情况上报,通过乡党委集中研判后,为老人新修了80平方米的住房。
“记在本子上的事,一件也没落下过。”熊劲松说,每天走访,他都会把群众所需所盼所求一一记在“民情日记本”上,并一一对照,落实解决。
一本小小的“民情日记本”,已经成为桶井乡干部推进脱贫攻坚的“法宝”。
德江县委常委、桶井乡党委书记吴飞说,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桶井乡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抓具体抓深入。不能只把民情民意“挂”在头口,而要记录在纸上,铭记在心头,落实到行动上。
据了解,2016年12月以来,桶井乡为全乡100多名帮扶干部量身定制了“民情日记本”,并叮嘱干部:这不是普通的会议记录本,不是为了记录工作痕迹,而是记民情、解民忧的重要方法。
竹园村帮扶干部刘坤,2年写完了3本“民情日记本”。每次走访,他都把群众大大小小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然后上报乡党委集体研判,精准施策,逐条解决。他说:“3个本子记录了老百姓希望解决的400多个问题,目前已经全部办结,大家非常满意。”
此外,该乡还在“民情日记本”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规范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天一汇报、一周一督查、一月一小结”的“党建三个一”工作法,成为管理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
“只要看看‘民情日记本’,就知道干部到底为群众办了多少事,干出的效果怎么样。”吴飞说,通过一本本“民情日记本”,强化了干部工作作风建设,让抓具体抓深入精神在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战场上蔚然成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作者 张著昶 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