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孔令娟):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工作制度》,加快竹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增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4月23日,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竹产业发展推进会在贵阳召开。
据了解,贵州省将探索创新“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1”即建立一个以“省领导领衔(产业链链长)”为核心的推动机制,“2”即推动千企改造和千企引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3”即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4”即强化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基金支持、人才保障“四位一体”,“5”即按照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工作培训、考核督办、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强力推进,推动竹产业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切实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全省守住两条底线、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示范。
推进会现场 摄影 孔令娟
贵州将根据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市场潜力和交通条件,着力打造赤水河、清水江、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山两水”四大竹产业带。到2021年,全省新造竹林80万亩,改培竹林100万亩,竹林基地面积达到500万亩,产值达到130亿元,带动竹区群众受益增收、脱贫致富。其中,2019年,全省新造竹林16万亩,改培现有竹林28万亩,全年产值达到80亿元;2020年,新造竹林24万亩,改培现有竹林38万亩,全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贵州将支持省内传统竹加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大力发展竹生态旅游业,支持遵义市、铜仁市、黔东南州以“竹+饮食文化”、“竹+温泉康养”、“竹+民族药浴”等模式实现竹生态旅游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竹林公园、竹林湿地、竹林景区优先纳入省和地方重点旅游规划和建设项目库,指导贫困地区依托竹业资源发展旅游业;积极支持赤水丹霞旅游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竹景区旅游步道、生态厕所、生态停车场等设施纳入省级旅游专项资金补助范围。
在政策方面,贵州将设立省级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及竹林资源培育,支持基础设施及园区建设,加大、品牌创建及营销,实行税费减免。此外,贵州鼓励科技创新,支持竹企业与科研单位建立技术研发联盟或引进专利技术;支持各级院校设置相关课程,培养竹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优化营商环境,确保企业对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