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连“夫妻档” 凉都结硕果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19-07-11 15:48:16

  国际在线贵州消息: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六枝特区的大樱桃基地,有一对操着东北口音的夫妻,丈夫叫刘宝东、60岁,妻子叫张桂荣、57岁,夫妻俩是大连市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派的专业技术员,参与大用园区大樱桃产业发展,帮助当地群众探寻致富之道。从海之滨来到山之腹,他们的事迹成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佳话。

  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六枝特区引进集精品水果种植、中药材育苗与种植、农产品加工与中药材加工和生态旅游开发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贵州大禹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落别乡、大用镇种植大樱桃11000亩。之后,贵州天保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也开始参与种植,加上部分农户零星种植,大用园区的大樱桃种植规模达到18000亩,涉及贫困户1447户5164人。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樱桃成了众多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很快,三年过去了,上万亩樱桃却只开花不挂果,“个子”倒是长得又粗又壮。

  不挂果就意味没有产出,就没有收益,影响的不仅仅是脱贫攻坚的进程,还有当地群众和两家公司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六枝特区党委政府将目光投向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的大连市。

  大连市党委、政府接到求助后,高度重视大用园区大樱桃不挂果问题,牵线搭桥,引进专业从事大樱桃苗木繁育、生产和研发的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大连市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六枝特区共建“大樱桃研发示范中心”,针对当地自然条件和现有大樱桃生产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品种和技术示范基地,优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和栽培技术。

  2018年5月26日,夫妻俩来到了六枝大用园区樱桃基地。一路上,汽车——飞机——汽车,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贵州,一路倒腾下来,张桂荣晕车吐得厉害。

  尤其下车后,看到樱桃基地,他们心里“拔凉拔凉”的,因为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果树修枝、喷药的最佳时节,需要很多水,但是,基地里并没有固定水源。

大连“夫妻档” 凉都结硕果

夫妻俩在研究大樱桃那点事 摄影 颜春匀

  庆幸的是,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基地很快通了水、电,计划建设的20亩育苗基地、55亩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玻璃温室、连体大棚、防雨棚以及专家工作站等拔地而起,项目快速推进。

  张桂荣说,虽然自己有着十几年种植大樱桃的技术经验,但是还是遇见了很多困难,六枝特区的自然条件与大连市相比差异大,土壤黏度高、降雨多,机械化作业难度大。

  但经过认真比对和研究,夫妻俩确定,制约大用园区大樱桃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土壤。为了能研究出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两人甚至将锅碗瓢盆、桌椅床铺都搬到了实验大棚里,把时间精力都放到实验上。

  很快,夫妻俩很快发现了这片土地的巨大潜力。这里与大连的自然条件互有优缺,大连日照更好,土壤优良,而六枝落别不存在冻害风险,温暖气候也使大樱桃的成长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间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在两人手把手的教育和指导下,越来越多本地人学会果树种植管护知识和技能。“我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两位老师从头教起,现在打枝、授粉我都掌握了,我还要继续在这里跟他们多学点。”如今,牛角村村民庞文芬已成为夫妻两人的得力助手。

  2019年的春天,大用樱桃基地迎来真正意义的春天。在张桂荣和刘宝东建设的大棚基地里,一颗颗色泽红润,果实饱满的大樱桃挂满了枝头,引得了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

  “结果证明,贵州高寒地带能种出大樱桃。”刘宝东说,通过成功改良土壤,现在实验大棚里已经培育成功了十多种大樱桃品种。

  “我们就想让这儿的山都长满‘摇钱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夫妻俩的“小目标”。(文 颜春匀 张兰)

编辑:周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