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贵州省六盘水凉水井坝区充分融合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入推进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把凉水井坝区打造成为“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样板示范坝区,将单一的猕猴桃种植改造升级为农旅一体化发展的高效农业产业园,把坝区打造与农业产业园建设有机结合,扎实将坝区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促进坝区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凉水井坝区由六盘水市农投公司和六枝特区强农公司合作成立的六盘水瑞民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经营,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组织形式,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大力推广“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建立“弥你红”系列产品营销中心,聘请职业经理人搭建30人的营销团队,与百果园、地利生鲜等40余家经销商签订供销协议,与北京91金融、北投集团、京东、华为等形成固定订单,猕猴桃鲜果已出口台湾、加拿大、欧盟等地。并通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此举把合作社、农户带动起来,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推进产业发展市场化运作。
凉水井坝区一角 摄影 刘明月
公司依托山地立体气候和资源优势,把红心猕猴桃作为坝区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规划总投资3.29亿元,主要以红阳、东红、金红猕猴桃为主,已种植猕猴桃2800亩,打造凉都“弥你红”猕猴桃品牌。同时,坝区着力培养一批示范带动产业革命的行家能手,公司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贵州大学开展校企合作。由公司负责组建18人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基地分区块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和贫困户参加培训,农户掌握一技之长后,参与坝区园地建设、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技术要求到位、操作规范,有效提升产业管护水平。
坝区共流转土地2841亩,采取“三变”模式,认真落实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环节和份额,让贫困户从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反租倒包、政策红利、入股分红等方面获利,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资产入股、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的方式实现“三变”改革全覆盖,公司、土地流转农户、村支两委、合作社之间按69:30:0.5:0.5比例分红,有效保障公司利益调动农户积极性、增强村集体经济积累。坝区的贫困农户每年获得到土地入股分红和基地务工收入,户均增收可达4000元以上,有效提升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下一步将依托公司基地扩建,加强提质管护,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点。(文 杨展凌 刘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