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处理生活垃圾达到1100吨,年垃圾处理量45万吨。”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高华介绍,“2019年,与填埋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通过循环方式处理生活垃圾3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2.5万吨,实现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
10月5日,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的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四周青山环绕,空气清新,让人无法联想这儿是安顺城区生活垃圾的处理地。
“绿色循环经济不是结束,而是新时代新发展模式的开始。”高华认为,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让老百姓也开始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升级为“求生态”,这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更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
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只是西秀区推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缩影。近年来,西秀区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大生态战略行动,统筹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加快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贵州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们主要以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材料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及装配式建筑,产品包括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蒸压粉煤灰标砖三类,可实现年产20万立方蒸压加气混凝土板、40万立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1.8 亿块蒸压粉煤灰标砖的生产能力,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又解决了原料成本问题。”贵州安顺家喻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戎原缘介绍。
在贵州百灵企业集团生物科技肥业有限公司,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药渣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进行活化处理制成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育苗基质等产品,产能近1万吨,废弃药渣经加工变废为宝,形成循环产业链条,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是目前西秀区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的真实写照。西秀区通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大生态战略行动,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低碳高效。逐步形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企业科技含量、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逐步降低。(西秀区为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