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贵阳市修文县阳明文化园内,一批特殊的参观者在修文县司法局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瞻仰了王守仁石像,了解王守仁传奇的一生及其“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参观学习现场
阳明文化在修文发端发展、传播弘扬,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508年,被贬谪为龙场驿丞的王守仁(阳明先生)抵达贵州修文龙场,谪居龙场期间,创立了“心学”体系,影响深远,远及海外,修文也因此而被誉为“王学圣地”。
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近年来,修文司法局依托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传承王学“知行合一”“致良知”思想,积极构建社区教育矫正体系,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回归社会。
“通过开设‘道德课’,唤醒人的良知本性,发挥‘王学圣地’独特文化优势,开展王学‘致良知’思想教育,引导社区矫正人员‘破除心中贼’,重树做人信心。”修文县司法局副局长邱生华认为,“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辨善恶、知是非,在‘致良知’的修养中树立自信,唤醒自己良知的自觉,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修文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