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紫云:青山如画流连忘返
来源:贵州日报  |  2021-09-13 10:01:19

  青山绿水间,到处是硕果累累的景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生动展现了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宜居乡村创建的美好愿景。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初秋时节,走进紫云自治县,随处可见干净整齐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农村田野间,绿化层层覆盖,青山连绵,宜居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7月初以来,紫云自治县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宜居乡村创建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清”大战60天行动。以集中培育示范创建为引领,县级培育一个示范乡镇、各乡镇(街道)培育3个示范村、每个村培育两个示范组、每个组培育两户示范户,创建“四级示范”,推动宜居乡村建设。

  在坝羊镇新山村,天才刚刚亮,村民刘学敏便早早起床打扫房屋、院坝卫生。

  “宜居乡村创建开展后,我们村的环境有了大变样,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家家户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过去大家乱丢乱放的柴草,现在都堆放得整整齐齐的。”刘学敏说。

  离刘学敏家不远处的公路上,几名村民正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手拿铁铲、扫帚、镰刀,清理边沟里的杂草、淤泥、垃圾,一辆铲车紧跟其后,将垃圾铲入清运车后运走。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通过召开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动员大家把房前、屋后、室内卫生打扫干净,经过一个月的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大家的精气神都有了明显变化。”新山村党支部书记何兴德说。

  随着宜居乡村的创建,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也得到了有效衔接。

  “新山村目前种植了3820亩茶叶,每年茶山吐绿时能吸引很多茶商和游客前来游玩。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开展以后,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不少游客来玩后都给全村的环境卫生点了赞。今后,村里将继续围绕茶叶产业,发展茶叶+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何兴德称。

  通过宜居乡村创建,紫云自治县各村庄发生了巨大变化,映入眼帘的全是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大营镇芭茅村羊寨组,颇具民族特色的两层楼房鳞次栉比,屋内家具摆放整齐,农户房屋周边的竹林、庄稼地都设置了围栏,鸡、鸭都喂养在围栏内,每家每户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围栏都是就地取材,用竹子编织安装,这样能让寨子既大方又美观。”村民杨顺全笑着说。

  羊寨组是芭茅村乡村整治的示范组,村民们利用附近的竹子自发编织围栏,并安置在公路两边、竹林边、农作物边,小小的改变让庭院显得整洁美观。

  通过60天大战行动,紫云自治县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创建格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是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现实需要。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紫云自治县抓机关带农村、抓干部带群众、抓小手带大手、抓先进带后进,各级各部门始终保持‘抓反复,反复抓’的恒心,集中力量对一些老大难、脏乱差等点位集中攻坚。同时,依据村规民约,制定常态管理措施,形成了人人自觉爱护卫生的习惯。并严格标准,突出公路沿线、行政村所在地、旅游景区周边、主干道等重点,处处用心做好宜居乡村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为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紫云篇章作出更大贡献。”紫云自治县委书记黄浩洋说。(贵州日报 作者 胡彪)

编辑:罗淼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