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发2号文件”,推动贵州生态建设突飞猛进!
10年时间里,贵州持之以恒,攻克发展中一个个困难的堡垒,既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又实现了环境质量的历史性提升,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越守越牢,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剪刀差”“二律背反”。
10年来,贵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乌江、赤水河等流域治理,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成为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森林覆盖率达62.12%,石漠化面积大幅减少,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绿色经济占比4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生态优势持续巩固,生态文明正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发展新动能更加强劲、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每年冬季都有10万多只候鸟飞临草海越冬,草海成了候鸟越冬的乐园。王纯亮摄(贵景网发)
2021年9月4日,航拍高坡乡石门村稻田秋色。金秋时节,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的稻谷成熟,金黄色的稻田层层叠叠与房屋和乡村小道交相辉映,呈现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盛亚亿摄
俯瞰开阳县东湖主题公园层林尽染,湖水环抱群山,叠山倒映湖中,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袁福洪摄(贵州图片库发)
镇宁自治县良田镇荒山上铺满了熠熠生辉的光伏电池板,把太阳能源源不绝转化为电能。潘军翔摄(贵州图片库发)
2022年“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生态建设持续加力!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将会为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国发2号文件”将为贵州生态建设注入更多活力:持续改善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科学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支持苗岭、武陵山区、赤水河流域等一体化保护修复,加大对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清水江生态保护修复的支持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健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模式;积极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迎来贵州绿色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云帆)
毕节市百里杜鹃山美水秀。近年来,当地种植经济林20584亩、防护林11398亩、封山育林42558.15亩,有效地防止了土地、山林石漠化、荒漠化。目前,该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02%。李华摄(贵景网发)
赤水竹海满目绿色,景色宜人。近年来,贵州省全面实施绿水青山工程。截至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0%。王茂祥摄(贵景网发)
雷山县围绕打造“贵州茶叶大县”这一目标,坚持把茶产业作为雷山的绿色生态产业来抓。图为满园茶香风光宜人的雷山县望丰乡茶园。陈沛亮摄(贵景网发)
鸟瞰大方县奢香古镇“城市梯田”景观。王纯亮摄(贵州图片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