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贵州大学的科研实力在持续增强。由副校长陈祥盛教授牵头中药材团队申报的“西南地区天麻、三七等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日前获科技部“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部省联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项目总经费达7560万元。
科研人才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影响力的核心力量,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特色教育强省的题中应有之义。去年开始实施的《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下称“教育行动计划”),提出了包括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提升工程在内的“七大提升工程”,旨在全面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大基教”“大职教”“大高教”,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提升工程、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工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工程、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提升工程、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七大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同时,新国发2号文件和教育部专门出台“意见”支持,贵州特色教育强省建设、促进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迎来重要战略机遇。
聚焦“大基教”,提升办学质量
在从江县大歹村,校舍以往较为破旧。2021年9月1日,在省纪委省监委、省教育厅关心支持下,温馨整洁、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幼儿园投用。
黔西市促进“一校一特色”办学,探索拓展学校教育空间新路径。协和镇立新小学开展芦笙舞进校园传承活动,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技艺之美。雨朵镇雨化小学把省级非遗“文琴戏”引入校园,让学生感受传统戏曲魅力。
2021年,贵州省投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55.17亿元,惠及学生1120.15万人次。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全面落实课后服务“5+2”要求,实现“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全覆盖。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选拔中小学“黔灵名师”150名、省级骨干教师600名。
聚焦“大基教”,提升办学质量。贵州推动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发展公办园,大力推进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升工程;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工作。提质普通高中教育,重点推进示范特色多元发展,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理科学习研究能力。
根据“教育行动计划”,到2023年,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2025年提高到9.5年,2027年提高到10年,2030年力争提高到11年左右,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聚焦“大职教”,建设“技能贵州”
教育部去年8月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贵州轻工职院与中软国际组建的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位列其中。“教师是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关键,校企合作不仅单纯培养学生,我们也希望通过双方共同授课的方式,提高校内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贵州轻工职院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吕志君说。
去年,安顺职院依托学院3D打印中心,与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设黑格订单班,共建齿科人才培养基地。在订单班的课堂上,2021级临床2班的学生蒋冉收获颇多:“在黑格订单班里,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授课方式,让我对口腔相关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也让我对今后就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聚焦“大职教”,建设“技能贵州”。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职业教育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10余万人,高职、中职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分别达90%、94%,中高职毕业生省内就业率由30%上升到70%。
贵州实施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启动职业教育“一张网”建设,为全省职业院校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打造“东部优质企业+贵州资源”“东部市场+贵州产品”“东部总部+贵州基地”“东部研发+贵州制造”等模式,与广东省优质职业院校共建“粤黔”示范校。用好部省共建“技能贵州”相关政策,培养造就一批职教名师高徒,更好服务“四新”“四化”,全面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全省中职、高职在校生规模到2023年分别达到55万人、48万人,到2030年分别达到62万人、60万人。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提高适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过中职“强基”、高职“双高”工程,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
聚焦“大高教”,提升服务能力
“转变培训方式,充分调动茶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绿色防控技术落地生根。”在日前举行的沿河自治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民田间学校开班典礼上,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金林红说。
这是贵州省第一间以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为主题的农民田间学校。金林红及其团队将在学校为当地茶农讲授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养和筛选一批地方技术带头人。此外,该团队还将深入全省各产茶区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为贵州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普及推广打牢人才基础,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科研力量。
聚焦“大高教”,提升服务能力。贵州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发展、高水平发展,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贵州大学、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贡献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贵州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始终保持冲劲干劲,推进高等教育大踏步前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2021年,贵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铜仁学院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
据省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7%,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阶段迈进。“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60%。
去年以来,贵州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启动,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正式步入“新高考”时代。同时,着力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树“三观”(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积极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富有时代特征、体现贵州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振 何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