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三地同城”为引领,持续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管理和服务,让群众在城镇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六枝特区木岗镇的新居民黄强原来生活的小木岗村是个农业村寨。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村里的土地大部分被征用工业园区建设,许多村民搬迁到小城镇建设新区。
当地政府主动对接木岗工业园区,为他们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黄强在园区的一家工厂上班,工资稳定,还能享受社保、医保等福利待遇,一家人幸福满满。木岗镇新区是六枝特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小城镇项目,按照城市小区建设,环境宜人,街道明净,让搬迁到这里的居民幸福感、归属感不断提升。
搬迁户在茶叶基地务工
走近钟山区黄土坡街道德南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显而易见,往昔密如蛛网的电线藏进地下,坑坑洼洼的出行路升级成沥青路,杂草丛生的花池种上花草,垃圾成堆的位置变成健身场,居民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之前我搬出去住了三四年,后来听说我们小区改造得很漂亮,就搬回来了。现在环境好,住着也安全。”说起自家小区的变化,在此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朱秀玲连连称赞。
同时,针对管理水平低,安保力量缺失等问题,2020年5月,黄土坡街道将花渔路、发扬路、建兴、康乐南路、德南5个连片社区联合起来,成立花渔洞片区联合大党委,统筹推动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共治,创新实施“大物业”管理,探索红色小管家“微治理”模式,彻底解决物业管理难题。
搬迁安置点的配套小学
德南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只是六盘水“三改”的一个缩影。目前,六盘水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数14121户已全部开工,完工率57.83%;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数26022户,完工率100%;74条背街小巷改造全部完工。
小城镇的发展,一头连着聚集人口、改善生活条件,一头连着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聚集情况,六盘水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小城镇+特色产业”“小城镇+园区”“小城镇+景区”联动发展,形成“一镇一业”,打造了一批文化古镇、康养小镇、休闲运动小镇。
盘州市乌蒙镇雨格村
同时,依托“三变”改革,六盘水市引导小城镇农业产业规模化、聚集化发展,深入推动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等产业发展,让田园变风景、农村变景区,打造六枝特区落别樱桃小镇、盘州石桥银杏小镇、水城区米箩红心猕猴桃小镇等特色小城镇,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这几年,盘州入列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水城县撤县设立水城区,六枝特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8+X”小城镇建设项目和镇村联动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形成以国家特色小镇和省、市级示范小城镇为引领的特色小镇发展新格局。六枝特区郎岱镇、水城区玉舍镇被列为全国特色小镇进行培育,盘州市柏果镇、钟山区大湾镇等9个小城镇入选全国重点镇。
六盘水市11.6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中9.9万人搬进县城、园区及小城镇,有力助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2021年,六盘水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15%,较第七次人口普查增长1.28个百分点。
水城区发耳镇特色小城镇
六盘水市所辖65个乡镇平均建成路网、卫生院、农贸市场、敬老院、汽车站、停车场、污水垃圾处等“8+X”项目26类,各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村村通油路,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小城镇生活垃圾清运实现全覆盖。
如今,六盘水市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就学、就医、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普惠城乡群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98%、95%;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贵州省率先实现县区省级文明城市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贵州省率先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3%,争取中央和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3.77亿元。
水城区营盘乡
展望“十四五”,六盘水将奋力实现城镇大提升,努力走出一条“三地同城、城乡融合、产城互动、生态宜居”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图 李佳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