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积极探索,结合各搬迁点实际情况,因地施策,持续做好稳定就业、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竭力为搬迁群众打造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园。
位于关岭自治县断桥镇中心村的扒子安置点,共安置有145户651人,当地结合安置点搬迁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安置点周边环境条件,规划建设养殖圈舍、小作坊等,帮助搬迁群众稳下来,让搬迁群众留住一份乡愁,增加一份收入。
扒子安置点 摄影 孙豪杰
在关岭自治县断桥镇中心村的扒子安置点,搬迁群众龙乔英正在自家分配到的圈舍内喂猪。“以前我住在马鞍山,住的是茅草屋,国家政策让我们搬迁到现在的平房,还带有猪圈,用水用电都很方便,赶集也在家门口,这个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龙乔英说。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扒子村驻村工作组长朱兴寅介绍,因为老百姓有养猪、烤酒的生活习惯,扒子安置点便修建了140个养猪场、135个烤酒作坊,老百姓烤酒的酒糟拿去喂猪,猪长大宰杀后熏制成腊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解决群众后续“搬得来,住得下”的问题。
在百合街道贵州利旺箱包加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30余名工人正在加紧赶制箱包,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生产线上,搬迁群众罗应秀正在前排平车上熟练缝制箱包。“我是2018年从花江搬过来的,我在社区里的工厂上班,走几步就到厂里,离家近又能赚钱,很方便。”罗应秀说。
搬迁群众正在车间内忙着打包产品 摄影 孙豪杰
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办事处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入驻,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帮助企业落地,采取“企业+搬迁群众”发展模式,把工厂建在搬迁群众家门口,有力促进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进一步拓宽社区搬迁群众就业渠道。
一直以来,关岭自治县把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作为后续帮扶重点,将安置区产业就业帮扶纳入全县“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和落实针对性强的产业就业帮扶政策措施,多渠道支持和引导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
“我们县坚持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为重点,按照项目化带动,产业化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后半篇文章,加强就业帮扶,促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搬迁群众安居乐业;抓好安置区后续扶持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安置区社区治理,促进搬迁群众快速融入。”关岭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负责人杨调燕说。(文 王玮玮 孙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