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围绕本地资源优势,采取政府引导、产业选择,资金扶持、能人带动、技术指导、农户参与的方式,构建新型家庭农场模式,引导家庭农场规模化、标准化、多品种化种养殖,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天气虽然酷热,天柱县白市镇地样村的养殖大户袁再安依然坚持每天按点给鸡加水添料、打扫圈舍。袁再安是天柱县十里八乡有名的能人,养鸡、贩鸡,无一不精。凭借丰富的养殖经验,2016年,袁再安借助政府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注册成立天飞凤家庭农场,因为一直注重养殖环节中的绿色投喂,天飞凤家庭农场出产的鸡和鸡蛋品味佳,深受市场欢迎。
养鸡农场技术员在巡栏 摄影 金可文
经过六年辛勤付出,袁再安的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农场年出栏青年鸡20多万羽,年产值1800万元;日产鸡蛋11万枚,已成为天柱县有名的养鸡示范农场基地。
走进白市镇白云村中家山杨平家庭养牛农场,只见大大小小的各种牛正忙着吃草料。“今年的牛长得格外壮,秋收过后就可以陆续出栏。”农场负责人杨平介绍,虽然今年气温高,雨天多,但并未影响到牛的生长,养牛所需的传染类药物、消毒液、饮水器具、草料等,农场都已准备就绪,发现牛有异常,随时可以处置。
农场负责人在喂牛 摄影 金可文
“我们农场主要养殖本地黄牛和西门塔耳牛。目前有种牛20头,商品牛50头,牛犊10多头。政府还会派畜牧技术员前来指导,技术员不仅指导我夏季养牛避暑,冬季养牛御寒,还教我养牛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让我养牛有了安全感。”杨平说。
天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荣慧介绍,天柱县推行产业专家包区域、包面积,技术骨干包技术、包服务的“科技包乡”责任机制,县级选派87名农业技术专家组建17支服务队,深入产业一线指导,及时为群众想点子、出思路、支实招。目前,农技专家服务队已经指导家庭农场生产200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630个。
农场负责人在采收脆桃 摄影 金可文
天柱县出台《天柱县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奖励实施细则》,围绕生态家禽、油茶、蔬菜等十大特色产业,帮助家庭农场融资,开展种养殖技术与电商培训,采取“党员+种养”“能人+种养”等模式,大力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共培育家庭农场320家,2021年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目前,天柱县共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2家,州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2021年天柱县家庭农场年经营总收入5801万元,直接和间接解决就业1400余人;土地流转总面积6872亩,年支付土地租金275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60多万元。(文 陈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