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生“绿” 贵州发展绿色交通 描绘锦绣“黔程”
来源:天眼新闻  |  2022-08-12 09:52:43

  初秋,晴空万里,一条条绿色公路婉若游龙,在青山间逶迤前行。

  视线拉长,乌江流域沿线的绿色码头,江水清澈,一艘艘游船、货船满载着乘客、货物从江面驶来,激起阵阵涟漪。

  近年来,贵州持续强化长江、珠江“两江”上游生态环保责任,推动交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升绿色交通治理能力,交通运输方式更加环保,百姓出行方式更加低碳。

  生态优先,绿色船舶畅游江河

  “船舶垃圾投放1.5公斤。”8月8日,黔南白货095货船停靠在遵义市播州区新三沙码头,船员将船上的生活垃圾带到岸边,进行了分类投放,通过“船E行”信息系统,船舶污染物的接收信息实时上传。

一路生“绿”  贵州发展绿色交通 描绘锦绣“黔程”

  新三沙码头

  与此同时,遵义市、区级交通监管部门可通过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实时对辖区内所有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信息进行检查。

  作为遵义市播州区货物吞量最大的货运码头,每隔一段时间,从毕节市岩岗码头、耳海码头运来的散煤都会在新三沙码头进行卸载转运。

  作为连接两个市州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因煤炭本身产生的粉尘较大,所以加强码头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至关重要。

一路生“绿”  贵州发展绿色交通 描绘锦绣“黔程”

  乌江楠木渡绿色码头

  “除了配备常规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油污水收集设施外,新三沙码头还建设了钢架棚、喷淋设施、防尘网、三级沉淀池等多种污染防治设施,以防止煤炭运输、装卸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遵义市播州区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文星说。

  近年来,为落实港口码头水污染防治措施,播州区通过申请省、市专项补助和区级匹配,累计投入资金116.7万元,同时,新三沙码头经营单位贵州济通海物流有限公司投入837.2万元用于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保证水生态环境安全。

  在全省,为深入开展船舶港口污染防治,2018年以来,贵州省相继出台11份文件,以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的闭环管理,实现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所有港口码头全覆盖。

一路生“绿”  贵州发展绿色交通 描绘锦绣“黔程”

  乌江楠木渡码头港口及船舶固体垃圾分类接收站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全省共完成生活污水不达标船舶改造302艘,2021年共完成改造33艘,完成率达到100%。此外,2021年全省共开展28次船舶污染防治督察核查,检查船舶5647艘次,对10艘总计600吨以上干散货船和1艘集装箱船完成受电设施改造。

  低碳出行,绿色“续航能力”提升

  “现在大多数高速公路服务区都配备了新能源充电桩,对我们来说很方便。”日前,新能源车车主彭永刚回安顺的途中,在位于贵阳绕城高速上的龙洞堡服务区为爱车充满了电。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不足,以前我们根本不敢开上高速,现在高速公路上有了充电桩,就算开长途我都不怕了,利用充电的时间还能休息会儿,也不会疲劳驾驶。”彭永刚笑着说。

一路生“绿”  贵州发展绿色交通 描绘锦绣“黔程”

  兰海高速久长服务区,新能源车车主正在使用新能源充电桩

  谈到过去新能源车充电难的问题,遵义新能源车车主莫晓涛也感同身受,虽然知道新能源车对环境友好,但续航能力的“硬伤”一度让他不舍得换车,换了车也不敢跑高速。

  “这两年,我们常跑路线的服务区内几乎都配有充电桩,最多只要40分钟就能充满电,随时都可提前规划充电地,方便多了。”莫晓涛说,从遵义到毕节,是他跑得最多的长途路线,随着充电桩的不断完善,过去常有的“里程焦虑”终于得到了消除。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普及范围日益扩大,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需求度也随之提升,2018年10月,贵州省开展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半数以上高速公路服务区已配备充电桩。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开通运营服务区159对,已完成90对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合计572个桩、895把枪,已设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区占比56.6%。

  为加快“十四五”时期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基础建设工作,全面促进电动汽车出行充电保障能力,满足广大司乘人员对绿色出行的需求,“十四五”期间,贵州省累计要建成117对服务区充电桩(不含当年新开通服务区)。其中,2021年已建成47对,2022年将建设完成17对,2023年计划建设20对,2024年计划建设18对,2025年计划建设15对,确保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循环利用,通衢大道“绿色”先行

  说起绿色公路建设,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涛十分兴奋。

  2014年7月,贵州第二条绿色示范公路——盘兴高速正式启动建设,项目负责人胡涛与团队一起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贯穿了整条公路的建设全过程。

  8月9日,天气晴朗,驾车行驶在盘兴公路上,路面平坦,满目皆绿。

  “我们当时挖隧道时未对山体进行开挖,对周边的生态进行了最大的保护。”途经盘兴高速上坡地隧道时,胡涛向记者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绿色理念。

一路生“绿”  贵州发展绿色交通 描绘锦绣“黔程”

  盘兴高速一路绿意盎然

  过去,公路隧道的建设都是大刀阔斧地对山体进行“开肠破肚”,对周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破坏性。现在,通过“微创”施工,周边山体实现“零开挖”,在减少对自然创伤的同时,采用轨道运输、缆索运输、塔吊出渣、溜管出渣等方式和措施,以达到对周边环境的最小破坏。

  在上坡地隧道口,可以明显看到隧道的山体未遭到破坏,满山坡的绿植包围在隧道口,绿意盎然。与此同时,通过此种方式,距离较短的上坡地隧道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线实现照明,无需再安装其余照明设施,也因此成为盘兴高速唯一一条“零碳隧道”。

  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公路秉持“最少的资源占用、最小的能源耗用、最低的环境影响”的理念,以节能降碳、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主要领域,最终实现公路行业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据了解,自2022年起,贵州省所有新开工的高速公路都将按照绿色公路要求开展建设,以全面推进绿色公路常态化发展,进一步发挥示范工程引领作用,持续打造高颜值、高品质的高速公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云帆)

编辑:罗淼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