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现场
8月28日,由国药集团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茅台集团北京总部、夜郎谷(北京)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国药集团刺梨新品品鉴及项目对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刺梨是主产于贵州高原山地的第三代野生水果,素有天赐瑰宝、黄金水果、“维C之王”等称呼,是一种药食同源、具有较高健康与经济价值的产品。会议以“互助合作、共赢发展”为倡导,来自农林、科技、金融、文旅等政府部门,以及高校、食品、餐饮企业、北京合作商、各电商平台、健康养老平台、医院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研讨如何推进贵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刺梨产品的核心要素一是野生,二是健康,三是科技。空军原装备科研部部长、少将张治平在交流会上说,贵州的野生刺梨要实现从果实到产品,需锚住产品链的上、下游,谋求整体优势;走“联盟”经营之路,坚持抱团发展、连锁增效。“打开人民大众健康之门,开垦出区域经济一块荒野,丰收到一片硕果。”
空军原装备科研部部长、少将张治平作主旨发言
“2021年贵州刺梨种植面积210万亩,实现产值111亿元,一颗小小的刺梨带动了产业链,一跃成为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正在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产业集群。”贵州省政府驻京办一级巡视员王心一在致辞中说,欢迎更多关注刺梨产业企业到贵州投资兴业,参与贵州的建设,分享发展的红利,为健康中国助力。
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一级巡视员王心一致辞
此外,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助理张福俭,民政部中益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副理事长、主任焦国翔,百年辉煌党史展馆执行馆长赵延福等与会嘉宾在会议上就构建产品体系、打造品牌、推动数字融合、打通新零售渠道、开拓康养食品市场等方面对贵州刺梨产业展开研讨并建言献策。
“2021年研发及开发投入约人民币6.94亿元,打造雄厚的科研实力护航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药集团贵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刺梨事业部经理罗鹏程在会议上介绍,作为一家集种植、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该公司已取得一系列贵州大健康科研成果,目前拥有2个国药准字刺梨药品、4个蓝帽刺梨保健食品、6个刺梨健康食品等专利。
民政部中益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中国一冶集团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中青城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二商集团、贵州毕节酒厂有限公司、北京厦门企业商会、北京毕节企业商会、北京黔东南企业商会、北京黔菜协会、北京通航军融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等相关人员出席了对接交流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