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黄平县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深入发展文化产业,11月22日,黄平县在飞云崖景区内举办了苗族泥哨专题培训,对所辖各乡镇、部门、重点旅游村寨、景区景点的80余名骨干人才进行培训。
苗族泥哨省级传承人陈应魁对泥哨制作进行指导
此次培训由苗族泥哨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应魁担任讲师,培训内容涵盖黄平泥哨的发展史、文化内涵介绍以及泥哨制作的整个过程。培训现场,学员们亲手体验加工、捏制、制哨音、盖眼睛,及各种花印、烧制、上色、上漆、捏制等步骤。
学员认真学习绘制
黄平泥哨是贵州著名的民间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扎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吸取了民族文化的养料,无论是造型、设色、还是绘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除了动物题材外,专供陈设用的泥塑还有苗族古歌中《蝴蝶妈妈姜央的十二个蛋》及苗族传说中的神人《伍一》等造型,富含少数民族文化底蕴。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把黄平县命名为“泥哨艺术之乡”;2008年,黄平苗族泥哨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泥哨己成为受欢迎的旅游商品。
学员正认真模仿绘制
近年来,黄平县积极开展苗族泥哨技能培训,积极倡导非遗进校园,已培训贫困劳动力350余名,组建苗族泥哨传承工作室4个,其中黄平县王登书泥哨传承工作室、飞云崖泥哨工作室2021年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
据悉,接下来,黄平县将继续开展苗族泥哨技能培训,加强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充实苗族泥哨人才库。建立苗族泥哨传承展示基地,包含制作体验区、产品讲解展示区、产品销售区等,以“非遗+旅游”促进旅游增收。加大苗族泥哨宣传力度,积极推荐非遗传承人县内外展示、非遗产品展销,提高知名度。(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莫海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