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阳市区出发,车行贵安大道30分钟到达位于贵安新区的群众观光休闲打卡地——月亮湖公园。行走月亮湖畔,湖天一色、美景如画。
11月初,由全球道路联合会设立,2022年全球道路成就奖在美国揭榜,中交建筑集团参研的以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两湖一河PPP项目,作为“海绵城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斩获本届唯一研发类奖项,成为首获此誉的海绵城市项目。
项目拥有不少“海绵黑科技”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美丽的月亮湖公园,正是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两湖一河项目包括月亮湖、星月湖和车田河区域,涉及范围10003.2亩,已经实施面积7959.87亩。月亮湖湖水流经星月湖,汇入车田河水系,最终汇入南明河,对于下游河流水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漫步公园内,透水铺设随处可见。广场、停车场的地面铺设的是透水砖,步行道是透水塑胶。透水砖下连接的是盲管,渗水性能好,真正做到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
在部分广场区域还规律地排布着一块块下凹式绿地,发挥承接和贮存雨水的作用。沿湖岸线行走,可以看到湖岸边由大块鹅卵石铺设的生态驳岸,这样的生态驳岸长达10余公里,对雨水径流有着缓冲、净化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两湖一河的雨洪调蓄能力。
在月亮湖公园,绿地间地势较低处的“雨水公园”就像一个个巨型的雨水调蓄池。下雨时,雨水由高处向下,不断流入这里,当每小时平均降雨量达到一定极值时,会从蓄水池的溢水口排入附近水系。
这样大大小小的“雨水公园”在两湖一河中超过了100个。在这里,蒲苇、美人蕉、旱伞草等耐水湿植物生长旺盛,这些水生植物具有强大的通气组织,可挺立于浅水区域,并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收集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净化后,最终通过塘底透水介质下渗,补充地下水。
在月亮湖、星月湖公园的大小绿地缓坡地势低处,还能看到不少“隐身”的植草沟,沟渠表面被绿地覆盖。
这些植草沟,可以收集多余的雨水,将雨水通过绿地植物渗透、净化后,再输送到湖水下游。
月亮湖中,还坐落着一个个芦苇浮动湿地,初冬时节不时能看到成群的野鸭在湖水中嬉戏。为何叫“浮动湿地”?
中交贵州海绵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钱东初介绍,浮动湿地是通过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根系生物固定作用,在月亮湖中打造的流动湿地景观。湖水中还设置了太阳能水流助推器,通过加快水体流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使月亮湖、星月湖长期保持地表水三类标准。
“车田河是贵安新区环城水系的重要河道,两湖一河是车田河水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海绵化的设计,提高区域排水防涝能力非常重要。”贵安新区城建局工作人员说,他们坚持将低影响开发贯穿于海绵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各个阶段,达到城市水文良性循环,让城市“会呼吸”。
目前,在两湖一河核心区的雨水径流年可控率达90%以上。确保水安全的同时,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城市设计河公园景观打造,强化生态湿地功能,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让生态湿地成为雨水入河前的最后一道屏障措施,大大改善了水环境,加快推动水生态修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